
食管內取出一根如牙簽粗細的細骨頭。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兩天前,徐州一名二十多歲的女孩小劉,因為嗓子扎入異物,疼痛難忍到醫院急診就醫。經手術取出一根牙簽粗細的刺狀物。
細骨頭扎入食管,距離主動脈一厘米
當天晚上,小劉吃晚飯的時候,和家人一邊聊天一邊啃著鴨頭,一不小心,把一根細小骨頭咽下去了,異物卡在喉嚨的感覺很難受,她試著吐,但吐不出來,家里人建議她喝醋,可喝了半杯醋,癥狀非但沒有減輕,反而疼得越來越厲害。
晚上7點多,她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醫院急診科,急診科醫生從口腔看不到小劉所說的“骨頭”,考慮可能扎入食管,建議她拍個CT看看卡在什么位置。
“吃飯扎了個刺就得拍CT,太夸張了吧!”起初,女孩的家人不愿意拍CT,醫生解釋后,他們才勉強同意。
通過CT發現,小劉吞下的這根“細骨頭”距離主動脈只有一厘米左右,位置非常危險,醫生建議全麻下通過食道鏡取出異物。家屬又提出異議:“全麻!小毛病又不是大手術,還要全麻?”小劉和家人離開醫院半個小時后,又回來了。后來醫生在全麻下,通過食道鏡從小劉的食管內取出一根如牙簽粗細的兩頭帶尖的細骨頭。手術10分鐘就結束了,醫生建議她住院兩天,又遭到質疑。醫生很是無奈。
人們對魚刺卡喉的危害性認識不足
這位醫生是市三院頭頸外科主任邢朝暉,他告訴記者,患者的那根“刺”扎在食管第二狹窄處,距門齒22厘米的位置,兩頭都扎入食管黏膜,距離主動脈只有一厘米的距離,如果那根“刺”發生移位就很危險了,就得做開胸手術取,患者和家屬不知道危險和害怕,令他很著急。
邢主任說,像這種食道卡入魚刺、雞骨頭、鴨骨頭的事,在醫院里特別常見,他有時一天遇到兩三例,有時十多天遇到一例。
許多人對魚刺卡喉的危害性認識不足。認為魚刺卡喉是小事,認為小小魚刺根本不會致命,更有老一輩的各種所謂“處理”魚刺卡喉的辦法:吞飯、吞韭菜、喝水、喝醋。這些辦法不僅無效,反而會提高刺穿食管和周圍臟器血管的風險。
那么,如果我們吃飯的時候不小心吞下魚刺該怎么辦?
當你確定吞下去的是很小、很軟的魚刺時,可以用手指摳一下喉嚨,產生惡心嘔吐感,把魚刺吐出來。這種表淺的咽部異物,有時可通過唾液和嘔吐物排出。
但如果吞下去的是大的魚刺,或者是細的雞骨頭、鴨骨頭等,一定要趕快去醫院就診。最重要的是在日常進食時,一定要細嚼慢咽,吃魚或紅棗等有刺有核的食物時尤其要當心。
□鏈接
6月8日,記者看到一位博主“消化科怪老頭”在微博中寫到:魚刺的悲劇再度上演。周一一名35歲的女子來看我門診,訴胸骨后疼痛至后背,10天前晚飯過程中突然疼痛,否認吃魚吃過魚泡,四天前外院胃鏡未發現異物。我高度懷疑食管異物,遂要求再次胃鏡,結果發現食道中斷一魚刺深深刺入食道壁,CT提示刺入主動脈。昨天準備主動脈支架后內鏡下取出過程中突然主動脈破裂死亡。
博主“消化科怪老頭”是我省某省級醫院的醫生。有網友看到案例后,在下面留言:“魚刺殺人,太不可思議了吧!”“嚇人,以后都不敢吃魚了!”
魚刺卡喉,真的會致人死亡嗎?記者咨詢了醫院的醫生后,得出的解釋是肯定的,在人的食管中有一段,也就是第二狹窄處,前面貼著心臟,后面貼著主動脈,這一段食管本身很脆弱,一旦魚刺穿過食管,刺破主動脈,會形成破裂口,引發大出血,導致死亡 。通常情況下,人們往往認識不到其危害性。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