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1月11日晚上7點多,云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岳艷麗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剛剛加完班準備回家的岳醫生拿出手機,看到這是張姨打來的。張姨今年67歲,家住燎原小區,患有糖尿病足的她,晚上吃完飯后,突然腳部疼痛難忍,她想起了自己的家庭醫生岳艷麗。這是一根可能挽救生命的“救命線”。它連接著家庭醫生和簽約服務對象。
經驗豐富的岳艷麗氣喘吁吁地蹬著自行車,帶上必備的藥品,立刻趕往張姨家。她仔細檢查了一下,發現張姨的足部疼痛并未有危險癥狀,于是指導她口服了用藥。十分鐘后,張姨足部疼痛的癥狀減輕了不少。
作為一名家庭醫生,類似這樣下班后接到簽約服務對象電話,就要趕去處理緊急病患的情況,并不少見。習以為常的岳艷麗,幾乎每次都能化險為夷j讓患者滿意。
家庭醫生服務是近年在我市逐漸興起的一種醫療模式。一般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醫生擔任。醫生和居民簽約,形成“一對一”的定向服務關系,為簽約對象提供個性化的保健、健康教育和指導等。
一份數據顯示,目前徐州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共44.09萬戶、12758萬人。這項讓市民受益的改革運作至今,在收獲成效的同時,也生出了一些尷尬。
記錄:家庭醫生的多重角色
1月12日早上,岳艷麗剛打開診室的門,劉老伯就風風火火地走了進來。
劉老伯是云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一體化管理分級診療后,第一批通過契約形式,和衛生服務中心簽訂家庭醫生合約的居民。他是高血壓老病號,每周都要到岳艷麗這兒測血壓,而岳醫生則是每月去他家中診療。
岳艷麗和劉老伯的關系是家庭醫生與簽約病人。
“著什么急,老劉伯,小心你血壓。”看到劉老伯滿臉通紅地進來,岳艷麗責怪道。
劉老伯簽約是在兩年前。彼時,云龍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承擔徐州市“高血壓、糖尿病”一體化管理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為“兩病”患者提供全程、連續、系統、規范的診療服務和健康管理。
通過家庭走訪,岳艷麗認識了劉老伯,并說服他簽約了家庭醫生。
“當時也沒搞太清楚簽約是什么。”劉老伯說,后來發現,簽約后和岳醫生的聯系“更緊密了”,“像親人一樣”。
一年前發生的一件事,讓劉老伯對此有了更深的認識。一個周末的晚間,劉老伯在樓梯處不小心摔倒了,血壓倒是沒受到影響,但他明顯感覺到腰椎很疼。
事情發生后,劉老伯的兒子勸他趕緊去醫院拍片子,但劉老伯堅持不去。兒子說什么也沒用,最后只好打電話給岳艷麗。
從家中趕去的岳艷麗,手中沒有準備診療工具。她到劉老伯家中經過了解,得知劉老伯之所以不愿意去拍片子,除了他認為摔得不厲害之外,主要原因是擔心他走后,患有糖尿病的老伴沒人照顧。
看到老人態度堅決,岳艷麗先憑經驗進行診斷,結果發現老人的腰椎很可能骨折。于是,她將實情告訴了劉老伯,并力促他趕緊去附近醫院拍片子。
“你放心去拍片子治療,你老伴這邊還有兒子看著。我這兩天常過來幫大姨測血糖。”岳艷麗這樣安慰劉老伯,意識到情況的確不容樂觀的老人家點點頭,“好,我就聽你的了,岳醫生。”
隨后,岳艷麗又立刻給老人聯系了市中心醫院,讓劉老伯第一時間拍片診斷。
得知劉老伯診斷結果的確為腰椎骨折后,岳艷麗在老人住院治療的幾天里,幾乎每天下班都要到劉老伯家去,觀察他老伴的病情,測量血糖,向其兒子提出護理意見。
劉老伯出院后,特意趕制了一面錦旗送給岳艷麗,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沒有岳醫生,就沒有今天的我。”劉老伯說,在他心里,岳艷麗不僅是醫生,更是親人般的依靠。他之所以這一天風風火火跑來找岳醫生,其實事情很簡單,就是想邀請岳醫生周末休息時,到他們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去參加個聯歡會。
舉措:生病可問身邊的“醫生朋友”
杜雅芹也是一名家庭醫生,她的簽約服務對象已經多達900多人,其中多數是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常見病、慢性病患者,需要經常提供服務,也有不少健康群體。
每個月她都要去簽約服務對象家中做問診服務,平時接到服務對象的電話,也要做好隨時前去診治的準備。幾乎一天下來,杜醫生都要看到數十個病人。
由于還簽了幾張家庭病床,杜雅芹有時和助手還得上門,“自己辛苦點兒沒事,力所能及,盡量做得更多更好。”這名年輕的全科醫生,為了更好的方便服務對象,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和照片,印制成卡片,分發了出去。
作為徐州市分級診療試點單位,云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排了10名全科醫生,分成了8個團隊,來負責轄區內的居民簽約。每個團隊,除了一名或者兩名全科醫生外,還配備護理、公衛人員、健康管理員。“每個團隊6-10人不等,分別對各自的簽約服務對象進行醫療服務。”該衛生服務中心的陸主任如是說。
當然,在具體運作時,家庭醫生們會通過個性化的服務來滿足簽約對象的需求。
劉老伯自從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后,他前來就診時就會免攛掛號費、面診療費;門診與簽約疾病相關的檢查優惠20%;優先建立家庭病床服務。
在簽約岳艷麗醫生后,岳醫生就要對其進行康復隨訪,免費為他預約三級醫院專科醫生就診,免費提供就診服務。“經醫保部門考核后,享受統籌基金補助每年120元。”岳醫生稱,該醫保優惠政策,頗具吸引力。
“和私人醫生不同,我的服務對象是轄區內的簽約居民,定期對他們進行健康評估,掌握他們的主要健康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杜雅芹說,“這可不是什么高端醫療,我們很多服務都是免費的。”
事實上,家庭醫生這一舉措的實施,最終目的是將患者留在基層醫療機構。
“家庭醫生和患者成為朋友,身體上有任何不舒服,就可以隨時打電話給朋友。”在一家衛生醫療機構工作的沈先生表示,該舉措在我市實施以來,收效十分明顯。
記者拿到一份由徐州市深化醫改暨綜合醫改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出:到2017年.9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家庭醫生制度和社區綜合健康管理,城市全科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30%:城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診療和管理率達40%以上。
尷尬:家庭醫生推進頻被誤解
不過,讓岳艷麗、杜雅芹等簽約家庭醫生們尷尬的是,在推行該制度過程中,他(她)們也遇到了不少誤解。
至今,杜雅芹還記得在入戶調查尋訪時的尷尬事。
“我最初敲門沒人搭理,過了好久才開了一道門縫。”讓杜雅芹無語的是,當她說出自己的意圖后,對方拋出一句,“有病去大醫院了,誰還找你們看”之后就關上房門。
更讓杜雅芹糾結的是,很多時候,這種誤解伴隨的是不相信。
在曉光社區開展宣傳時,一些居民會將宣傳資料扔掉,并堅定認為這是“騙局”。直到宣傳的醫生們不厭其煩的出示證件,最終才讓這些居民相信。
真有騙子盯上了這個舉措。岳艷麗不久前和同事到一家居委會開展簽約宣傳,但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很詫異,稱剛才有兩個醫院的人過來了,就說是社區醫院的,過來做義診,還為老人測量血壓,同時推銷一種醫療器械。
意識到這是冒充者之后,岳艷麗又在居委會的陪同下,找到那幾位老人,挨個勸說,表明自己真實身份。
不過,即便如此,對家庭醫生簽約的推進仍在進行中。目前,全市6家市屬三級公立醫院92名專科醫生和主城區3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6個全科服務團隊,918名團隊成員正全力開展這項工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