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2017年,市衛計委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以健康徐州建設、打造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為主線,全面深化綜合醫改試點,優化生育全程服務管理,提升衛生計生服務能力,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大力發展中醫藥,打造區域性醫療衛生高地各項工作,讓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務。
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全國前列
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是城市競爭力的體現。作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徐州擁有得天獨厚的醫療資源。近年來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市醫療衛生領域取得長足發展。目前全市人均期望壽命逐年提升,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發生率均控制在較好水平,城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今年,我市加快推進市第一人民醫院遷建、北區股份制醫院建設,統籌做好市中醫院東院建設。發揮徐州市高端醫學會診中心的作用,加強與北京、上海、臺灣、香港等地區的醫學
技術合作,積極創造條件創建胸痛、創傷和卒中三大救治中心。培養造就一批醫學領軍人才、重點人才和創新團隊。全市遴選50名以上青年醫生列入省青年人才,遴選3-5個醫學重點學科、10-20名醫學重點人才列入省市共建,發展一批高水平健康服務產業,不斷提升我市醫療服務能力,打造淮海經濟區區域醫療衛生高地。
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長期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足,是我市衛生事業的短板。為此我市積極探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有效模式,著力在完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分級診療制度構建、精準幫扶等環節上做文章。
2016年,我市共爭取中央及省級項目137個,資金1.06億元,扶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備684臺。創成17個國家級群眾滿意衛生院、10個省示范鄉鎮衛生院、60個省示范村衛生室,數量居全省之酋。云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授予首批“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破了蘇北地區的空白。新建、改建284個衛生室,全市達到省示范建設標準的村衛生室占17.7%,居全省前列。
此外,我市率先在全省實施了“兩病”一體化管理分級診療改革試點,全面推行家庭醫生個性化簽約服務。截至目前,開展家庭醫生制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100%,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協議簽約率達到50%以上。
據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我市將通過四方面工作“補短板”,包括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網絡建設,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通過綜合改革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活力;推進家庭醫生式簽約服務;加強基層和薄弱領域衛生技術人員尤其是全科醫生的規范化培訓工作等。
智慧醫療讓看病不再難
“互聯網+健康醫療”是個新概念,但事實上在智慧醫療和人口健康信息化方面我市一直以來均有推進。據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已率先實現居民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的融合應用和共享,市縣兩級區域健康信息平臺初步建成,全市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業務信息系統實現全覆蓋,目前90%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能夠應用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
據了解,下一步,我市‘互聯網+健康醫療’的工作重點將放在創建醫療健康信息惠民服務新模式上。一方面,加快推進大數據在醫療健康服務創新中的深度應用。另一方面,大力推進“互連網+醫療健康”的應用示范,開展預約診療、疾病管理、線上支付、在線隨訪等業務應用,進一步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另一方面,中醫藥以其獨特優勢在保障市民身心健康、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市擁有三級中醫院2個,二級中醫院5個。7個縣(區)獲得國家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稱號,8個縣(區)獲得省級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稱號中醫藥事業保持較快發展。全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實現了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我市連續6年開展“中醫藥就在你身邊”中醫藥健康巡講活動,2016年我市還成功舉辦了第四屬江蘇省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周活動,組織中醫藥健康講座156場次,直接受益群眾12萬人次。
“下一步,我市將制定推進中醫藥強市建設的配套政策。”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透露,配套政策將著力發展幾項重點措施,包括加強中醫臨床科室建設,積極培育中醫藥人才,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提升中醫藥服務內涵和質量。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是為了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而制定的法規,2016年6月6日,《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由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自2016年6月6日起實施。要求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促進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為群眾提供綜合、連續、協同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