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都說老人由于骨質疏松嚴重,成為骨折的重災區。有一種骨折,似乎只“鐘情”于60歲以上的老人,而且它的危險系數極大,也許就成了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這就是髖部骨折。
老年人髖部骨折后如何治療?可以手術嗎?平時又該如何預防呢?本期《對話名中醫》,徐州市中醫院骨科主任、院名中醫楊六中指出,老年人髖部骨折,綜合治療是良策。
百歲老人,髖部骨折
4月8日,一輛救護車停到徐州市中醫院急診室門口,來自靈璧的一名高齡女性患者被推進了急診室。老人的表情非常痛苦,手一直護著左側髖部,左腿處于癱瘓狀態,左髖部明顯腫脹,一絲移動都會導致老人劇烈的疼痛,痛苦的喊聲引起其他急診病人駐足觀看。急診科的值班醫生詢問病情,得知該名患者近百歲高齡,在家中不慎摔倒導致左側髖部劇烈疼痛。楊六中主任接到會診電話,及時趕到急診對病人進行了查體同時安排老人進行X線檢查。經X光片診斷,該患者為左腿股骨粗隆間骨折。
入院后,患者家屬告訴楊主任,他們曾與當地多家醫院聯系,均被告知由于老人年齡太大,無法救治。經人介紹后,來到徐州市中醫院治療。在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告知手術及保守治療的利弊后,患者本人和家屬強烈要求手術治療。
楊六中主任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術前檢查和評估,發現患者輕度貧血,便給予老人輸血支持,并及時的為老人實施了“閉合復位PFNA髓內釘內固定”手術。
奇跡發生了。術后1天,老人已可以在床上活動;十余天的精心護理后,老人拆線順利出院。出院時,楊主任仔細的告知患者家屬回家后護理及康復的注意事項。經過康復治療,老人1個月便可扶拐下地活動,現在恢復的非常好。
不久前,病人家屬拿著錦旗來院感謝楊六中主任。當病人家屬詢問老人年近百歲,怎么會恢復的這么好時,楊主任解釋說“PFNA髓內釘內固定術”為微創手術,采用閉合復位,通過小切口,在股骨髓腔內置入固定器械,對患者創傷小,恢復快,避免了長期臥床導致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很快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
據楊主任介紹,髖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研究表明,髖部骨折發生后,若不行積極治療,約有27%的老人在1年內死亡,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很多惡性腫瘤疾病;在存活的老年人中約有50%的人不同程度的殘疾。
髖部骨折是威脅老人生命的一大“殺手”
“髖部骨折是老齡人口的一大殺手,一旦發生后果嚴重。”楊主任介紹,根據骨折位置不同,可以進一步將髖部骨折區分為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和股骨粗隆下骨折,其中前二者發病率較高。在治療時,股骨頸骨折可以采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方式,而股骨粗隆間、粗隆下骨折,目前多采用微創手術,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術。股骨粗隆間骨折,在高齡的骨質疏松患者中發生率很高。因為老年患者多合并一些基礎疾病,手術風險很高,患者及家屬往往采取保守治療。而高齡患者長時間臥床會導致褥瘡、肺炎、下肢靜脈血栓甚至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身體狀況迅速惡化。據統計,約有1/4的老人在保守治療后1年內死亡。
術后的護理及康復治療尤為重要
楊六中主任同時強調,老年人的骨質疏松骨折,病情復雜、風險高很高。治療時,除了患者本身的身體條件允許外,還需要醫院強大的綜合實力。“患者雖然年近百歲,但整體身體素質比較好。”楊主任解釋說,在急診室時就發現患者疼痛時呼喊的聲音高吭,說明心肺功能較好,入院后各項檢查排除了手術的禁忌,身體條件允許;同時患者和家屬有強烈的治療愿望,醫院有足夠的綜合實力,這是治療成功的三個基本條件,絕不能冒著患者生命危險去做手術。
采訪中楊六中主任反復強調,對于老年人髖部手術,術后的護理及康復治療尤為重要。創傷打擊常常引起患者長時間臥床帶來的肺部感染、血栓形成、壓瘡等一系列致死性并發癥。對于傷口的護理,要保持傷口清潔、干燥,傷口換藥3天一次至術后2周。如患者痰液較多,多行拍背促進痰液排出,必要時及時就診,避免形成墜積性肺炎。同時要避免長期臥床,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中醫強調“動靜結合”,適當運動有利于防止臥床并發癥的產生,并有利于骨折端的應力刺激,利于骨折愈合。對于粗隆間骨折的病人,應避免6-12周內完全負重,可拄拐輔助活動,12周后可完全負重。老年人髖部外傷及臥床后多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這與髖部腫脹對靜脈的壓迫及挫傷,下肢靜脈血流緩慢,以及失血禁食后出現的血液高凝狀態,為了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4周內多行踝泵鍛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同時口服抗凝藥物,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踝泵鍛煉:患者在臥床伸直下肢的情況下,用力向上勾腳)保持約10秒鐘,再用力向下踩(腳尖朝下),再保持約10秒鐘,如此反復訓練。對于臥床病人還可以進行直腿抬高訓練,增強股四頭肌肌力。(直腿抬高:平躺,一側下肢伸直并抬離床面,足跟距離床面約30cm,保持懸空狀態約20秒,放下該側下肢,換對側下肢。重復上述動作,5次一組,每天練習6組)。
多方面注意,預防老人髖部骨折
“骨質疏松癥在早期往往沒有癥狀,經常被忽視。”楊主任提醒說,有時骨質疏松癥嚴重到一定程度引起骨折才讓人意識到它強大的危害,因而骨質疏松癥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要預防老年人髖部骨折,首先是要預防或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老年人一般都患有骨質疏松癥,而骨質疏松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發生骨折。因此,老年人要多補充鈣質,預防骨質疏松的發生。飲食上,老人應該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蝦皮、豆制品、堅果等。同時,老人還可以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冬季鍛煉時最好能與日光浴相結合,因為陽光能促進體內合成更多的維生素D,協助鈣質吸收。此外,人們在中年期就應改掉容易導致骨質疏松癥的不良習慣,如長期吸煙、過量飲酒、少動多坐及低鈣飲食等。
其次是防止外傷。據統計,摔跤是導致老年人骨折最直接的原因,因而,須謹防室內摔倒。如家中物品擺放以不妨礙老年人行走為原則;注意地板和鞋子的防滑,地面要保持干燥防止積水,浴室衛生間等容易滑倒的地方應鋪上防滑墊或安裝扶手。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