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8月1日下午,徐州市中醫院骨傷科來了幾位患者。“醫生,我脖子轉不過來了,疼得厲害,”,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歪著腦袋,手捂著脖子說道。“我這剛做了美容按摩,脖子就直不起來了,昨回事啊?”一個年近30歲的女士滿臉的痛苦……雖病癥各有不同,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年紀都不大。據該院骨傷科專家何秉輝介紹,最近頸椎病門診量只增不減,患者中有不少為年輕人。
趨勢——頸椎病患者年輕化
“以前頸椎病患者大都以老年人為主要群體,伴隨著耳鳴、眼花、嗅覺改變、半邊頭痛等癥狀,這是因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所致。但是,現在年輕一代頸椎病患者越來越多,最小的只有十來歲,目前徐州市中醫院診療的病人,二三十歲的不少,而頸部肌肉勞損的更是不在少數。”
市中醫院骨傷科專家何秉輝感嘆說,頸椎病曾經主要集中在知識分子、會計、營業員、教師、司機等行業,現在卻已無職業差別,它是現代人的“頭號公敵”,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約有2億頸椎病確診患者和不計其數的臨床前人群。
年輕人群頸椎病患者增多,主要跟久坐或伏案工作、以車代步、長期低頭玩手機等生活方式有關,特別是低頭族,是頸椎病“年輕化”的主要群體來源。頸椎作為椎體里活動量最大、最多,最靈活,關節較多的椎體,長期伏案或低頭作業,會造成頸椎曲度持續反屈。
何秉輝說,頸椎間盤持續受到較大壓力,過早發生退變,椎間盤的彈性緩沖作用逐漸喪失,逐漸突出壓迫神經,椎間隙逐漸塌陷,造成頸椎失穩。另外頸椎肌肉持續緊張痙攣,得不到應有的休息鍛煉,造成肌肉韌帶勞損疼痛,頸椎肌肉力量減弱,也加重了頸椎的不穩。頸椎失穩刺激交感神經,引起頭暈、惡心、嘔吐等交感神經癥狀。病情進一步發展,椎間盤側方突出壓迫神經根引起肩臂放射性疼痛麻木,若椎間盤中央突出巨大會壓迫脊髓,引起走路踩棉感,四肢乏力等脊髓癥狀。
誤區——不把“落枕”當回事
27歲的趙先生(化名)是名程序員,每天工作都離不開電腦,還經常加班,對著電腦一坐就是一天,下班時間,就用打游戲來緩解疲勞。回家路上,家里沙發上、床上,都是他打游戲、刷微信的地盤。
一天早上起來,他發現脖子僵側在一邊,怎么也轉不過來了。家里人都說是“落枕”,沒什么大不了的,反著轉轉就好了。一聽老人言,趙先生也沒想那么多,認為多轉轉緩幾天也就好了。然而工作日常照舊,他的脖子卻轉不回來了,“一轉就疼,就像筋被抻住了,睡覺只能一個姿勢”。實在無法忍受,趙先生來到了徐州市中醫院。
何秉輝詳細地詢問了趙先生的病情和工作生活習慣,“根據患者的癥狀,結合影像檢查,可明確診斷為失穩型頸椎病。”何秉輝說,很多人會把受涼、睡姿不當或過勞造成的頸部不適稱為“落枕”,以為不過是偶發性的小事,事實上,這種所謂的“落枕”就是一種失穩型頸椎病。“落枕”的病因主要為:睡眠姿勢不良或枕頭不合適導致肌肉扭傷或頸椎關節扭錯,風寒貪涼導致頸背部氣血凝滯,經絡痹阻。作為失穩型頸椎病,“落枕”是頸椎病變的先兆。
何秉輝提醒,“民間認為經常掰兩下就好了,而真正忽視了它發生的根源和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與趙先生有相似癥狀的人應當高度重視,及時調整生活工作習慣,及早避免更嚴重的頸椎病變。”
關注——五類頸椎病你是哪一種?
“頸椎病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可分為五大類,分別是失穩型、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混合型。”
據何秉輝介紹,失穩型頸椎病屬于頸前病變,在過度勞累后,頸椎變得僵直,頸椎周圍肌肉酸脹,兩肩伴有疼痛,這類人群占有15%左右,未來還可能又增長。
“一些不良習慣是導致頸椎失穩的罪魁禍首,如經常保持一種姿勢狀態或頸部受涼后會造成肌肉痙攣引發失穩,此外,過度的活動和超幅度的酒動也會造成頸椎不穩,失穩后椎體間髓核脫出,壓迫神經造成脊髓神經內損傷,如果長期失穩則會導致椎間盤突出。”?
第二種則是根型頸椎病,這類屬于壓迫到了神經根上,根據門診量統計,約有65%左右的病人。在45歲以后,因反復不良習慣而引起長期失穩,最后轉變為根性頸椎病。
第三種是脊髓型頸椎病,是脊髓壓迫癥之一,由于頸椎椎骨間連接結構退變,導致脊髓受壓或脊髓貧血,繼而出現脊髓的功能障礙,嚴重可致殘。原占頸椎病人群20%左右,現在已經超過了25%.呈現上升趨勢。
第四種交感型頸椎病,由于椎間盤退變和節段性不穩定等因素,從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其癥狀繁多,像頭暈、眩暈、頭疼或偏頭痛,記憶力減退,眼千耳鳴、鼻塞、味覺改變,惡心嘔吐、心悸胸悶、疼痛麻木等。
第五種混合型頸椎病,是由于壓迫或刺激了相鄰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相關結構而造成。“準對頸椎病病癥,要找準病因,針對性治療。輕度要重視,重度不能拖。”這是何秉輝主任對所有病患的囑咐。
預防——日常重視頸椎保健
何秉輝建議,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不良習慣造成頸椎損傷。年輕人特別是久坐之人,要時刻注意工作生活習慣.在失穩型頸椎病期間,可以通過干預改善頸椎病變,糾正坐姿、睡姿,不長期保持一種姿勢,不久看手機、電腦,經常活動頸椎使頸椎得以放松。可以采用反向運動法減緩頸椎疲勞。90%以上的低頭族可以通過昂頭,幅度適中地“搖頭晃腦”來減壓。當然,…米’字操并不適合于每個人,像半脫位的頸椎病人就不適合做,反而會加重病情”。對脊髓型頸椎病,多以手術治療,現在以微創手術為主;交感、混合型頸椎病,手術采用率在15%左右,因為,這類頸椎病患者多以老年人居多,考慮到年齡問題,建議保守治療。
針對“落枕”,可采用熱敷法,每天用熱毛巾在患處及周圍敷上兩三次,并做適度的頸部運動,也可以久按三陰交穴緩解落枕癥狀。如果落枕后疼痛劇烈,活動嚴重受限,應到醫院檢查和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隨著美容按摩行業的盛行,很多年輕人會選擇美容院、按摩店、推拿店等緩解壓力,廣大患者“一定要選擇正規部門,美容院等開設的熱療也可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不是治療,非專業的按摩推拿反而可能會對病情起到反作用。”何秉輝強調。所以無論何類群體,一定要先確認頸椎病癥類型再采取治療措施。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