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年初三,1歲7個月的小寶被爸媽抱著,從新沂趕到了徐州市兒童醫院。來到醫院時,小寶呼吸困難,嘴唇發干發青,臉上眼瞼處有皮下出血點。醫生緊急安排手術,及時取出異物,小寶這才轉危為安。小寶這是怎么了?據徐州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柳蔭主任介紹,小寶是因為吃板栗,不慎造成氣管異物。
X光片顯示孩子呼吸道內異物
記者了解到,今年大年三十到初五下午,徐州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已經做了20余例的氣管異物手術。兒童誤吞的異物都有哪些呢?據介紹,經手術取出的異物有瓜子、花生、黃豆、開心果、核桃仁、塑料玩具零件、筆帽等。其中以瓜子、花生最多。柳主任表示,小兒呼吸道異物梗阻是意外窒息的主要原因,大多發生于5歲內小兒,因此院前急救很重要。
醫生通過手術從孩子呼吸道內取出的異物
提醒: 當嬰幼兒發生氣道異物阻塞時,并非都具備馬上醫搶救的條件,此時家長可通過三種途徑實施急救: 一是鼓勵孩子大聲咳嗽。引起窒息的異物多卡在喉嚨,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還有部分在聲門外,這時鼓勵幼兒大聲咳嗽,有時可將異物咳出。 二是讓孩子俯傾并拍背。如懷疑異物吸入幼兒氣道,應將其上身前傾60度,俯臥于搶救者的臂肘上,頭部下垂,搶救者用手用力拍打其背部,借助重力,促使異物排出。 三是擠壓腹腔噴出異物。讓患兒站立前傾,搶救者在其后用雙手重疊攏在患兒上腹部,沖擊性擠壓,使其腹壓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壓力,促使肺內產生強大氣流將異物從氣管內沖出。 在預防孩子氣管異物方面,專家表示,家長應照看到位,不要把小物件隨意放在嬰幼兒周圍,看到孩子把小東西往鼻腔和口腔塞時,應及時阻止。另外,不要在孩子吃東西時逗弄他,防止被嗆到。發現孩子有莫名嗆咳,氣喘時,要警惕氣管異物的發生,及時送醫檢查。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