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 通訊員 楊焱 縱巍)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曾經,結核病患者晚期身體重度消瘦,營養不良、貧血導致膚色蒼白,所以結核病被稱為“白色瘟疫”。現在,結核病可防可治,大家也不再對結核病談之色變。
徐州傳染病醫院(徐州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是徐州市結核病定點醫院。該院結核科主任張瑞梅表示,堅持正規治療,肺結核是可以治愈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肺結核能否治愈的關鍵。
肺結核患者,八成在農村
公開的報道顯示,目前,全球每年新出現結核病人800萬—1000 萬,死亡130萬。我國每年新出現結核病人150萬,死亡13萬。結核病發病人數居全球第二位,僅次于印度。更為嚴峻的是,近年來耐藥結核病疫情問題日漸突出。我國耐多藥結核病人數已經居全球第二位,每年新發約 12萬人。
總結我國結核病總體情況,專家表示,我國結核病疫情較為嚴重,疫情總體呈現發病率高、感染人數多、農村患者多等特點,據調查,全國現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約499萬人,約 80%分布在農村。
張瑞梅介紹說,肺結核的主要癥狀是連續咳嗽、咳痰兩周以上,或咯血、痰中帶有血絲。有些病人同時還伴有胸痛、盜汗、午后低熱、全身疲乏、食欲減退等其他癥狀。患肺結核后如果不能及時、徹底治療,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而且還可能傳染其他人。有文獻報道,一名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患者若不加以治療,一年平均可感染10—15名易感者。
飛沫是傳播工具
結核病的傳染源是能夠排菌的肺結核病人。
“結核菌就借助飛沫核被排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這樣的空氣,結核菌就從傳染源進入了另一個人體”,專家解釋說,進入人體后,結核菌大部分被人體免疫系統殺死,一部分結核菌能夠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追殺”而在人體內存活,于是,健康人就感染了結核菌。據研究,健康人吸入結核菌后,僅有30%可能被感染。
感染結核菌后,人體是否發病取決于人體抵抗力與結核菌毒力的關系。若人體抵抗力強而結核菌毒力弱,結核菌仍可被殺死,人體沒有任何病變;若人體抵抗力弱而結核菌毒力強,結核菌就會大量繁殖,人體就會出現結核病灶和癥狀,這就是出現結核病;還有一種情況是人體抵抗力和結核菌毒力相當,結核菌就會處于“睡覺”狀態,潛伏在人體中。但一旦條件合適(如人體抵抗力突然降低),這些“睡覺”狀態的結核菌就會蘇醒而重新繁殖。發病后的病人就會成為新的傳染源而傳染更多的人體。
張瑞梅介紹說,人體接觸 MTB(結核菌) 后,根據機體的防御和免疫狀態、細菌數量、毒力及對抗結核藥物的敏感性不同,有不同的結局,可以接觸后無感染、潛伏感染或感染后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發病后可以未經治療而自愈、經治療后治愈或遷延不愈。臨床接診的患者或體檢者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機體防御狀態良好,接觸菌量少時,由呼吸道進入的MTB,可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的黏液捕捉并為纖毛運動形成的噴嚏、咳嗽、咳痰等動作清除掉;經消化道進入的 MTB可與唾液和食物等混合,大部分被胃液和酶消滅,部分經腸道排出體外,這種情況下機體的天然屏障可以完全阻止MTB的入侵,機體不產生針對MTB的免疫應答。
2.MTB突破機體的天然屏障入侵體內,但機體與入侵的MTB達到免疫平衡狀態,對機體來說雖不能清除入侵的MTB,但對其產生了免疫記憶。對MTB來說,雖不能活躍生長導致活動性結核病發病,但可進入持留狀態(persisiter),在體內潛伏下來,這種狀態即為MTB潛伏感染 (latent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可能會持續終生,當體內環境適于MTB生長時,持留狀態的 MTB轉為活躍生長狀態,引起臨床癥狀并在體內形成病灶,成為活動性結核病。
3.機體接觸MTB時,如免疫狀態差,細菌量大、毒力強時,即可引起臨床活動性結核病,患者因有癥狀而就診。
4.由于結核病癥狀相對較輕,部分患者雖然曾經有過活動性結核病,但未經診斷和治療而自愈,在機體內留或不留結核病的證據(如鈣化灶等典型結核病穩定病灶),有時在體檢中可發現曾患結核病的證據。
5.臨床診斷結核病后,經過抗結核治療后臨床痊愈,體內遺留或不留結核病的證據(如鈣化灶等典型結核病穩定病灶)。
6.原發感染為耐藥MTB或在治療過程中因各種原因發展為耐藥結核病,或其他原因導致結核病雖經治療但遷延不愈,不能達到臨床痊愈。
“三早”是關鍵
堅持正規治療,肺結核是可以治愈的。然而,生活中大多數人因為缺乏正確的認識,不進行徹底的治療,致使病情發展成為耐多藥結核病,威脅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肺結核能否治愈的關鍵。”張瑞梅表示,應配合醫生接受結核病的檢查和診斷,一旦確診應遵醫囑進行全程規律服藥和復查。只要堅持正規治療,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專家表示,有些患者感覺不影響正常生活,而不進行正規且徹底的治療,也有患者在接受短期的正規治療后,一旦癥狀減輕就中斷治療或不再規律服藥,甚至有患者擔心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不按規定治療方案服藥或減量服藥。這些錯誤做法會使治療不徹底而疾病復發,其后果是疾病發展為不易治療的耐多藥結核病,甚至是嚴重的耐多藥結核病。
“新發傳染性肺結核的治療療程一般需要6—8個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或間斷服藥。”張瑞梅強調,如果私自停藥或間斷服藥,不但極易復發,還有可能產生耐藥性。耐藥肺結核的治療與敏感性結核相比治療難度大、時間長、藥物副反應更嚴重、治療費用更高,醫療負擔十分沉重。
注意:耐多藥率為 8.3%
中國是耐多藥結核病的高負擔國家,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約 1/4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發生在中國。據中國開展的耐藥基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肺結核患者中耐多藥率為 8.3%,據此估算,我國每年新發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約12萬,占每年新發總數的24%。
張瑞梅提示說,耐多藥 / 廣泛耐藥結核病患者對治療結核病的一線或二線抗結核藥物具有耐藥性,這種疾病具有極高的死亡率。產生耐藥性的主要起因之一是對藥物敏感的結核病患者進行治療時,不恰當地使用了抗菌素,包括醫務人員采納了不恰當的治療方案,沒有確保病人完成整個治療療程。
專家表示,導致耐多藥結核病在中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耐多藥結核病控制和治療的有效手段,缺乏訓練有素的醫療工作者,缺乏有效的結核病及耐多藥結核病感染控制技術,缺乏公眾的健康意識,缺乏資金投入。因此,耐多藥結核病是對當前結核病控制策略構成最大威脅的時間炸彈。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徐州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開展2018年“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大型系列公益活動
為動員更多社會力量普及結核病防治知識,讓廣大市民科學認識結核病,引導患者正確就醫,值“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之際,徐州市傳染病醫院 舉行大型結核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義診活動,活動內容有:
1、結核病專家現場咨詢;
2、免費檢查痰涂片、X線胸透;
3、CT、DR、結核桿菌DNA檢測、結核菌素試驗優惠20%(以上檢查內容醫保刷卡除外)。
活動時間:2018年3月24日 8:30-11:30
活動地點:徐州市傳染病醫院(徐州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