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徐州市一院8名專家組成第28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奔巴分隊,用大愛與責任詮釋“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中國醫療隊的精神。
在奔巴醫療隊有一個魔咒,就是每到晚餐的時候,市一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宋巍的手機就會響起。今天也是如此,急診科醫生的電話如約而至。
宋醫生立即趕往科室,雖然已從值班醫生口中大致了解了病情,但看到患者后才發現病情不容樂觀。這是一個三歲左右的男孩兒,在玩耍時不慎摔倒,舌頭受上下列牙齒的擠壓,導致舌體的前1/3幾乎完全斷裂,只有舌體右緣還有少許相連,斷端呈不規則的鋸齒狀,鮮血汩汩地從孩子口中流出。孩子的母親滿臉的驚恐與焦急,一旁的急診醫生也是束手無策。
奔巴沒有口腔頜面外科醫生,沒有相關的手術器械,轉診嗎?這個念頭在宋醫生的腦海里只閃了一下便消失了,無論是患者的病情,還是患者的經濟條件都是不允許的。從奔巴轉診到島外的醫院只能坐飛機,而此時早已沒有航班,再等一夜,豐富的舌體血管斷裂后會造成大量失血,積聚在口腔的血凝塊也極易造成誤吸、窒息。而且單單50美金的機票,也是他們不能承受之重,這種壓力很有可能讓他們放棄治療,而導致孩子就此失去說話的能力。聽著孩子聲嘶力竭的哭聲,看著孩子母親期待而又無助的眼神,宋醫生只說了一句話:“中國醫生給你的孩子做手術!”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在國內科室輪訓期間學習的手術步驟和扎實的外科清創縫合基本功,讓宋醫生滿懷信心。
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口腔頜面部的手術,開口器必不可少,它既能撐開患者的口腔并保持固定,又不影響手術器械在患者口腔內的操作。但這里沒有……,總會有辦法的,宋醫生一邊安排助手進行術前準備,一邊和隊友在器械箱里尋找著替代品,功夫不負有心人,發現了一個皮膚撐開器,“就是它了”,宋醫生喜上眉梢,仿佛發現了寶藏。
手術中的市一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宋巍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等待麻醉同時和在桑給巴爾島援助的口腔隊員鄭浩醫生進行了熱線聯系,再次確定了具體的手術方法和縫合的特殊要求。手術臺上,即使有助手幫忙,皮膚撐開器也很容易滑脫,所以宋醫生迅速、輕柔地清洗傷口、清理斷端、將舌體對位縫合。舌頭在一針針的縫合后逐漸恢復了它原有的模樣。手術完成的瞬間,宋醫生的心里有一種別樣的感覺,那是對自己的超越,是一種職業的自豪感。當困難和障礙橫亙在你面前時,你沒有選擇推脫、屈服,而是勇敢的擔當。作為一名援外醫生,他做到了。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