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君君(化名)每天和媽媽坐地鐵到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兒少康復中心上課,從家到中心一共有五站路,全程需要20分鐘左右。每天坐地鐵時,媽媽都發現君君會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伸出右手,在眼前晃來晃去,并且嘴里發出聲“吧吧吧”的怪異聲音,發生頻率平均為10次。
在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兒少康復中心,康復老師對君君的這種行為進行了功能分析:假設君君一個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伸出右手,在眼前晃來晃去,并發出連續的“吧吧吧”的聲音的前提是他在地鐵里無所事事,其強化物是引起家人的關注或自我刺激。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當君君在地鐵里出現上述問題行為時,老師讓媽媽馬上給予其關注,但是君君的問題行為仍然存在。此外,媽媽反映,君君出現這種行為并沒有固定的時間或者環境,而且每次都表現為自娛自樂。由此可以推斷,自我刺激是此問題行為的強化物。
康復老師分析認為,君君的行為表現是一種視覺上的自我刺激。通過他媽媽的介紹了解到,君君最喜歡的活動是用水彩筆繪畫。因此,老師建議媽媽在出門之前帶好兒童水彩筆和圖畫本,坐上地鐵后就拿出準備好的紙和筆,對君君說“我們一起來畫畫吧”“畫一個地鐵吧”。通過繪畫行為的介入,我們發現君君在乘坐地鐵時出現的問題行為減少了,發生頻率下降了5次。因此,為了君君能安靜地乘坐地鐵,只要上述問題行為的發生次數下降5次,就給予君君強化。以此為起點,逐步降低問題行為發生的頻率。
康復老師表示,自我刺激這一強化物不容易消退,所以在干預的時候,要逐步減少兒童自我刺激的頻率,并且找到相應的替代行為,按照一定的計劃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為校正,君君現在能安靜地乘坐地鐵啦!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兒少康復中心,始終堅持以專業、精湛的技術竭誠為廣大孤獨癥譜系患者的早期康復提供優質熱情的服務。文/ 王希羽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