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 徐州就醫(yī)信息:1月12日,家住銅山區(qū)的石女士帶著14歲的兒子安心(化名)走進市一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張漢超的診室。“張主任,您看看孩子的乳房,能手術嗎?”石女士一邊幫兒子脫去厚重的外衣,一邊下意識地看了看診室的門是否已關緊。在掀起上衣時,兩個似饅頭般大小的乳房在張漢超的眼前羞澀地低著頭。
據(jù)石女士介紹,在小安上小學五、六年級時,他的乳房大小就以超出同齡人的速度增長,“我們最開始就是覺得可能是他胖的原因,怎么也想不到是因為疾病導致。”小安的同學總愛拿腫大的胸部嘲笑他,他在學校里也越來越自卑,夏天不敢穿短袖出門,人前還總是弓著腰。這樣的日子大概持續(xù)了兩年余,小安備受煎熬。
一年前,石女士帶小安到本市的一所大型醫(yī)院尋求解決方案,該院專家建議減肥、吃藥治療。“我們按醫(yī)生說的,吃了兩個月的藥,可沒見乳房有任何縮小的跡象。”石女士說。
“媽,你帶我去南京動手術!”2023年初的某天,小安終于忍受不住了,曾經性情溫順的男孩兒第一次咆哮著向母親要求道。在石女士的詢問下,小安哭泣著說出多年來一直在網上查找治療方案的辛酸,并知道首都北京及省會南京有開展類似腔鏡手術的病例。
經多方打聽,聽說徐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甲乳外科張漢超團隊在徐州地區(qū)率先開展腔鏡下男性乳房發(fā)育癥手術,石女士帶小安來到了徐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碰碰運氣。“如果問題再得不到有效解決,我真打算帶孩子去外地了。”那段時間,看著因身體原因時常哭鬧的小安,石女士和家人心急如焚,又倍感無力。
小安被確診為“男性乳房發(fā)育癥”手術意志堅決家人擔憂恢復效果專家許諾全力施治
“經過查體及超聲檢查,確診小安患有‘男性乳房發(fā)育癥’。”據(jù)張漢超介紹,男性乳房發(fā)育癥,表現(xiàn)為一側或雙側乳房女性樣發(fā)育、肥大,給患者生活和社交帶來一定心理負擔,患者求診欲望強烈。可分為青春型和老年型,對于病程較長者,藥物治療往往無法取得良好效果,應考慮手術切除增生組織。
“張主任說孩子的乳房較大,有較多皮下脂肪、乳腺腺體及多余皮膚,如果采用傳統(tǒng)環(huán)乳暈切口,很難切除干凈腺體,手術后外形恢復可能不太好。”石女士回憶著。聽說有手術的可能后,小安向父母和醫(yī)生堅定地表示,“我要做手術!”石女士因為小安年紀小,且擔心手術效果,陷入了沉思,但想到這些年來這個疾病給小安在社交及心理層面帶來的諸多困擾,她下定了手術決心。
“我把顧慮告訴了張主任,他很耐心地給我們介紹很多手術相關事項,并一起做了充分的術前準備,還說會把手術盡力做到完美。”張漢超和團隊醫(yī)護親切的關懷和自信的表達,讓石女士慢慢地感到壓力沒那么大了。
張漢超攜團隊開展經腋窩腔鏡下單孔全乳腺切除術全面評估患者情況超前預判術中風險精心設計手術方案
張漢超指出,對于年齡小于20歲的患者,由于患處仍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手術決策必須慎重,如乳房發(fā)育持續(xù)的時間較短,可在排除繼發(fā)性的情況下,隨診觀察1至2年或更長時間。
張漢超團隊全面評估小安的情況,多次與北京該領域的資深專家、同道展開積極探討,精心為其設計手術方案。張漢超表示,單純吸脂手術,無法去除腺體,復發(fā)率高達35%,聯(lián)合銳性切除腺體,復發(fā)率小于10%。
“綜合考慮到小安乳房發(fā)育癥病程較長,基底徑約12cm、凸度約5cm,且持續(xù)多年未消退,曾進行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患者因病情產生嚴重心理社交問題,有強烈手術意愿。最終,決定為小安實施經腋窩腔鏡下單孔全乳腺切除術。”張漢超介紹著手術術式選擇時的諸多考慮,“其一,目前主要有三種手術方法可選擇,吸脂法、銳性切除法、銳性切除聯(lián)合吸脂法,我們最終采用吸脂聯(lián)合皮下腺體切除術。其二,如果采取傳統(tǒng)手術切口,將在乳房表面留下顯著瘢痕,同時皮神經及乳頭乳暈區(qū)血供受損更嚴重,腺體無法完整切除,復發(fā)率高,也不利于病人心理創(chuàng)傷恢復,故而,我們決定行經腋窩單孔腔鏡技術,既保證正面無手術傷口,又能最大限度切除腺體,同時抽吸多余皮下脂肪。其三,因小安的乳房腺體較大,內下象限離腋窩切口非常遠,由于筷子效應,操作非常困難,但是考慮患者年紀小,心理敏感,對美觀有較高的要求,我們還是選擇了較為困難的腋窩單切口。”
1月下旬,張漢超在甲乳外科醫(yī)師李克清、王婉婉,麻醉科醫(yī)師孔明、李春偉等同仁的協(xié)作下,小安的雙乳乳腺腺體及多余皮下脂肪完整由經腋窩切口取出,小安的胸部也恢復了本來該有的形態(tài)。
“我們首先選擇經腋窩取一個長約4cm的小切口,吸取多余脂肪組織,游離乳房后間隙及腺體淺層至腺體邊緣,將懸空的乳腺腺體與周圍韌帶連接處離斷,最終腺體被完整取出。”據(jù)介紹,手術看似簡單,但由于經腋窩單孔且腺體大、內向限腺體多,手術腔隙小,術中操作有相當難度。
張漢超回憶手術時稱,術后他第一時間將切除滿滿2彎盤的腺體及皮下脂肪組織標本與北京專家溝通交流,北京的大咖級專家給予高度評價并驚嘆道:“該例病人手術難度比較大,與腔鏡乳腺癌根治術技術難度類似,切口位置更遠,切口長度更小,標本能被如此完整切除,實屬不易。”
術后不久,在媽媽的陪同下,小安將一面繡著“醫(yī)德為玉 醫(yī)術為金”的錦旗送到了張漢超的手中。“送錦旗遠遠表達不了我們的謝意......”石女士激動地說。
日前,術后隨訪時,小安望著自己的胸部,表示對自己的恢復情況非常滿意,一直含著的胸膛挺起來了,臉上也露出了久違而自信的笑容。在張漢超團隊及家人的指導、守護和祝福聲中,小安正信心滿滿、昂首挺胸地奔赴美好的未來。
患方的滿意和同行的贊譽也給張漢超,這位新晉的市一院甲狀腺乳腺外科學科帶頭人帶來了巨大的前進動力。
徐州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