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科普:許多家長朋友們都知道,嬰幼兒按年齡分為新生兒、1-3個月、4-6個月、7-9個月、10-12個月、1-1.5歲、1.5-2歲、2-3歲,8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都有發育里程碑、身心發展規律、適合支持發展的環境與指導3個部分,具體內容包括肢體(大運動和精細動作)、認知、語言、社會性和情緒情感、自理與適應能力等領域。
那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
早期教育的目的是要抓住0-3歲大腦功能發育的最重要時期,通過科學的早期教育盡可能早期開發嬰幼兒的潛能,使其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充分發展,而不只是盡早地要求掌握某種知識和技能。在早期教育中我們也會提供一些圖畫、文字等教育材料,但主要是以此為媒介,給予豐富的刺激,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和積極的體驗促進嬰幼兒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的充分發育,提高他們接受外界信息的速度和深度。
在早期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首先,我們要適時的應用早期教育的方法。雖然在開發嬰幼兒潛能方面,怎樣早都不過分,但我們不是拔苗助長,而應按照嬰幼兒發育的規律,遵循〝最近發展區”的原則,稍加幫助和指導就能使嬰幼兒完成任務,能力得到發展。因此,要求家長們要先熟知 “嬰幼兒發育規律”部分,掌握各年齡段嬰幼兒身心發育規律,對嬰幼兒的行為表現及可能的影響因素有比較清楚的認識,這樣才能正確的采取教育手段,使早期教育真正收到效果。
其次,要有全面發展的概念。嬰幼兒的潛能是多方面的,不能只是注重認知的學習,一定要注意培養嬰幼兒的良好個性(健康人格)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我們在早期教育中,通過關愛、積極的社會關系,支持兒童,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鼓勵孩子的自信心,使其有一定的心理韌性,將來成為能適應生活變化、能不屈奮斗的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另外,要在養育中進行早期教育,使嬰幼兒保持愉快情緒。早期教育不是給嬰幼兒壓力和負擔,而是貫穿于養育中的自然活動。對于小嬰兒來說,養育就是教育,提供適宜的活動條件,在活動中積極的回應嬰幼兒的需求,引導他們逐步的學會解快問題的技能,在一個個問題成功解決后與嬰幼兒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戀的親密關系。也使嬰幼兒更加自信,逐步將自己視為優秀的問題解決者,保持愉快情緒,這才是一種良好的教育。
最后,尊重個體差異。兒童發展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每個寶貝都是獨一無二的!并且,每個個體在不同方面的發展也不一定是平行的,有的方面快一些,有的方面可能慢一些,對不同的嬰幼兒進行科學的指導和分析,促進每個嬰幼兒早期發展。
兒童早期發展受基因、環境、生活經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兒童自身天性與后天環境通過早期經歷實現復雜因素之間的交互影響。我們作為照護者,就是為他們提供優良的早期成長環境,為他們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