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通訊員:李長鑫)病危!16歲徐州男孩夜間突然憋喘!醫生重要提醒

小劉幾個月前因車禍受傷嚴重,手術后被送入ICU病房。氣管切開插管2個月后恢復正常呼吸,進行了拔管。拔管以后,小劉恢復得很快,眼瞅著就可以轉入普通病房,不曾想一天夜里突然劇烈咳嗽、憋喘,一度病危。
從此后,小劉的病情出現多次反復。每次都是因為憋氣、咳嗽。為了查明病因,醫生為小劉做了CT檢查。在小劉的氣管內發現一處異常的凸起,于是邀請呼吸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施萍前去會診。

經過仔細審片,結合小劉病史,施萍認為小劉不是咳喘,而是氣道狹窄。不??忍担贝俅ⅲ黹g哮鳴音這些都是氣道狹窄的典型癥狀。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小劉氣道狹窄?難道是此前車禍撞傷了氣道?“氣道狹窄的罪魁禍首是這里。”施萍指著CT上氣管內的異常凸起說,“現在高度懷疑這里是肉芽組織增生。肉芽組織增生多數與摩擦有直接關系。這種病并不常見,但是結合患者此前有長時間氣管切開插管治療史,可以斷定阻塞其氣道的是肉芽組織增生。”
為了進一步確診,也為下一步手術做準備,施萍建議小劉做了氣管3D重建。檢查結果證實了施萍的判斷:患者聲門下約2cm處氣管明顯狹窄,狹窄段長約1.5cm,最窄處只有幾毫米。
“3D重建可以了解患者增生組織的血供情況。防止術中切斷血管引起出血。”施萍說,“當然我們也做了充足的準備,確保萬無一失。”
“患者生命危險,一口痰,甚至其他分泌物就可能導致窒息,應該立即手術。”施萍說,“該患者是良性病變導致的重度主氣管狹窄,需進行氣管鏡下電圈套器套扎新生物切除聯合冷凍治療術。”解除氣道梗阻是當務之急。這種手術通常是在氣管插管或硬質支氣管鏡保證通氣及手術通道情況下進行,但是因狹窄位置離聲門太近,氣管插管風險很大。經討論并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給患者做支氣管鏡下大氣道狹窄介入手術。
“為了防止電圈套器套扎后再次引起肉芽組織增生,讓患者受到二次手術的痛苦,我們在切除肉芽組織后,采取冷凍的方法對手術部位進行修復。”施萍說。
徐礦總醫院呼吸內鏡團隊的施萍、孟浩手術團隊憑借過硬的呼吸內鏡技術,采取電圈套器套扎新生物切除,并予以二氧化碳冷凍凍取出大小約1公分新生物,隨后對病變處黏膜及周圍肉芽組織行凍融治療,抑制肉芽增生。術后觀患者氣道恢復通暢,狹窄解除。手術過程僅持續45分鐘,術中零出血,打通閉塞的氣管后,患者氣促明顯改善,血氧濃度很快回升至正常值,復查床邊胸片提示雙肺完全復張。
氣道狹窄是常見氣道疾病
施萍告訴記者:“開放氣道的方法有很多,切除增生組織后,也可以植入支架??紤]到患者比較年輕,而且是疤痕體質,我們最終選擇了當前的手術方案。在保證療效的同時,還需要盡量減少治療的附加損害、增加其長期的安全性是治療方法選擇的關鍵核心。因此,要盡量選擇對局部組織刺激較小的治療方法來減少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攣縮形成,避免出現長期并發癥。”

導致呼吸不暢乃至哮喘的因素很多。在諸多因素中迅速找出“氣管狹窄”的“罪魁禍首”是醫術也是經驗。對患者病情進行明確診斷是一切的基礎。在診斷明確的基礎上,對癥治療,積極救治是搶救成功的保證。
眾所周知,氣道是我們的生命通道,而氣道狹窄卻是一種常見的氣道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時可導致呼吸衰竭、窒息,甚至死亡。
施萍介紹稱,這位年輕患者屬于良性氣道狹窄,常見病因包括氣道內良性腫瘤、肉芽腫性病變、繼發于損傷的氣道狹窄、炎性狹窄、先天性原因、其他特殊原因等。長期氣道插管、氣管造口術等是良性氣道狹窄的常見病因,但這也是常被忽略的病因。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