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問診明確診斷 巧妙施治病情好轉
近日,興海縣人民醫院外科門診,徐州一院援青醫師李政道接診了一位80歲高齡女性患者扎西卓瑪(化名)。老人告知李醫師,2天前出現腰部疼痛,活動時腰像“斷裂”般劇痛難忍。隨即,李政道為老人做了體格檢查,發現老人胸腰段存在后凸畸形,下腰椎叩痛。經過詳細的問診溝通,老人回憶十幾年前有腰部外傷史,2天前有過提拉木桶的動作。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胸12椎體壓縮性骨折(陳舊性),腰4椎體輕微變扁。

李政道與當地醫生討論病情
經溝通后,將老人收治入院,李政道結合患者病史、癥狀、體征、CT進行綜合分析。盡管受限于當地醫療條件,無法直接進行磁共振檢查,但李政道積極與影像科醫師緊密合作,巧妙利用CT檢查原始資料進行二次重建,最終明確診斷——骨質疏松性腰椎病理性骨折。

李政道在CT機房與影像科醫師討論閱片
針對老人的病情,李政道為患者制定了個性化治療方案,并向老人及其家屬詳細解釋骨質疏松癥是常見老年疾病,常常因為不經意的“輕外傷”導致骨折,表現為難忍的疼痛和活動受限。鑒于老人年事已高且意愿選擇保守治療,經過一周的精心治療與護理,老人的病情得到了顯著好轉,順利出院。

出院查房,李政道為患者體格檢查
通過該病例的診治,李政道意識到目前興海縣地區對于老年骨質疏松癥還未建立完善的預防、診療、管理流程。由于當地缺乏骨質疏松檢查設備,只能通過問卷調研方式區分骨質疏松高危人群。援青20天,李政道不僅通過門診針對目標人群133人進行問卷調查,還積極下鄉調研,對興海縣河卡鎮、賽宗寺管區共計241位老年人進行問卷調研。他同時對高危人群進行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并與當地同事制訂漢藏雙語骨質疏松防治科普手冊分發給目標人群。

在當地同事翻譯下,李政道為賽宗寺老年僧人進行問卷調查及骨質疏松健康指導
推動防治體系建立 科普宣傳提升公眾意識
調研中李政道發現,興海縣地區對于老年骨質疏松癥的防治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為此,在基礎調研篩查后,他迅速行動起來,與興海院方領導匯報討論后,計劃啟動針對興海常住居民骨質疏松癥三級預防的預案。
為進一步提高興海縣百姓對骨質疏松癥的認知與重視程度,李政道還在興海人民醫院進行專題講座,完善篩查流程,聯合鎮級、村級醫院實施并以科普宣傳形式向全縣居民普及疾病防控知識。“我們希望通過篩查與科普,對骨質疏松癥高危骨折人群建檔,給予基礎生活指導及必要的藥物治療,盡量避免骨質疏松脆性骨折的發生,最大程度保護群眾身體健康,節約基層醫療資源。”李政道說。
身為90后醫療工作者,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為不斷提升青海高海拔地區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一絲貢獻,李政道感到非常榮幸。在未來的工作中,他將繼續就當地骨科常見病治療制定符合當地條件的標準化診療流程及方案,為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而不懈努力。(供稿 | 徐州一院骨科一病區)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