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徐醫附院胸外科通過構建多學科聯合診療平臺,創新“一站式”微創技術體系,已累計完成50余例復雜縱隔腫瘤手術,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相關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未來,徐醫附院將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與學科融合,讓更多復雜疑難疾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優質醫療服務。
今年45歲的王先生發現脖子上有個大腫塊,還經常喘不上氣。到醫院檢查發現腫瘤竟然“躲”在了胸骨后面,緊挨著氣管和大血管,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壓迫呼吸。甲乳外科梁驍主任醫師說:“以前,這種手術需要劈開胸骨,創傷很大。現在通過多學科專家的精密合作,小切口即切除腫瘤,患者恢復得又好又快。”隨后,胸外科馮守界、孫滕、葛勇團隊,甲乳外科梁驍主任,麻醉科袁麗麗主任等多學科專家聯手,通過精準的胸部CT把腫瘤位置看得清清楚楚,決定采用“小切口接力手術”的新方法,先在脖子上小切口處理甲狀腺,不劈胸骨延續游離開胸部重要臟器血管。整個手術只用了1.5個小時,出血很少。最讓人高興的是,手術后患者就能正常呼吸,3天康復出院,說話聲音完全正常,沒有出現手腳發麻等后遺癥。
年近七旬的馮女士飽受病痛折磨長達一年之久,曾輾轉多家醫院就診,卻因腫瘤位置特殊、手術風險極高而屢屢碰壁。影像檢查顯示,腫瘤不僅盤踞在“生命要道”頸胸交界處第一胸椎旁,更以啞鈴形態貫穿椎管內外,嚴重壓迫脊髓神經與肺組織。面對這個被業內稱為“手術禁區”的復雜病例,多學科專家團隊迎難而上,憑借精湛技術為患者帶來新生曙光。
“傳統單一學科手術模式已無法滿足這類復雜病例的治療需求。”胸外科學科帶頭人張昊教授介紹,“該腫瘤同時涉及胸腔、椎管及神經組織,手術既要確保腫瘤完整切除,又需最大限度保護脊髓功能。”為此,由胸外科、骨科脊柱外科、麻醉科組成的MDT團隊創新采用“三維立體作戰”方案,脊柱外科馮虎主任團隊全程神經電生理監測保駕護航,胸外科張成、孫滕、葛勇團隊精準實施胸腔鏡微創切除,麻醉科袁麗麗主任團隊打造“生命護航艙”。手術室內,多學科專家默契配合,攻克了腫瘤血供豐富、與神經粘連緊密等重重難關,通過僅3cm的微創切口,成功將直徑達6cm的侵襲性腫瘤完整剝離,既徹底清除病灶,又完美保護了患者神經功能。術后次日,馮女士即可下床活動,困擾多時的疼痛與麻木癥狀完全消失。
這些高難度手術的成功開展,不僅展現了徐醫附院作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技術實力,更印證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從多學科會診的無縫對接,到微創技術的精準實施;從圍術期快速康復管理,到全流程人文關懷,處處彰顯百年名院的責任與溫度。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