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日,徐州一院脊柱外科、骨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杜盛陽專家團隊憑借精湛的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UBE),成功為一位78歲謝大爺(化名)實施了“UBE內鏡下腰3-4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為其解除了腰椎“鎧甲”的折磨之痛。

杜盛陽在手術中
腰椎“銹鎖”10年,“劇痛”6周,
夜不能寐,輾轉多家慕名徐州一院求醫
10年前,謝大爺開始出現腰部疼痛,時好時壞,勞累后疼痛會加重,自我描述腰像“生銹”一樣不敢活動,休息理療能好轉,未到醫院治療。6周前的一次不經意“閃腰”,讓謝大爺的左腿出現了劇烈的放射痛,夜不能寐,痛不欲生。嘗試了以往的各種保守治療方法均無法緩解疼痛,輾轉多家醫院求醫,欲尋求最佳治療方法,最終慕名來徐州一院就診。
精準決策:該出手時才出手
避開“大刀闊斧”風險
脊柱外科、骨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杜盛陽接診后,經過詳細的病史問詢,仔細的專科檢查,必需的影像學項目,最終得出結論:“患者雖然存在先天性的‘腰5峽部裂’和長期的‘腰5-骶1滑脫’,但10年來并未引起明顯的神經癥狀。這次劇痛完全是新發的腰3、4椎間盤脫出所致,‘元兇’不是腰5-骶1的峽部裂型滑脫。”
杜盛陽醫師同時解釋:“既然這次劇痛是老人就醫的主要原因,那么我們只需要解決這個'急性問題',沒必要‘大動干戈’。如果看到片子上的異常就要處理,那么老人至少要融合3-4個節段,打入6-8枚螺釘,雖然看似解決了‘所有問題’,但這對于一個78歲的老年人,這種‘大刀闊斧’的手術具有很多不可控的風險!”
因此,經多學科團隊充分評估后決定:
1、 僅處理導致劇痛的腰3/4脫出椎間盤
2、 保留原有腰椎滑脫結構(無需固定融合)
3 、采用UBE微創技術精準"拆彈"
杜盛陽團隊經過詳細溝通相關風險和利弊后,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同意與配合。

MRI顯示腰5椎弓根峽部裂和腰5-骶1的滑脫(紅箭頭所示)

CT顯示雙側椎弓根峽部裂(紅箭頭所示)

如“牛眼”一樣的椎間盤髓核組織(紅箭頭所示)
UBE微創技術解頑痛“鎧甲”
維持脊椎“原廠配置”療效好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麻醉醫師劉蘇制定個性化麻醉方案,精細調控麻醉深度,仔細監測生命體征,在護士周慧的密切配合下,確保手術安全順利進行。術中,手術主刀杜盛陽和主治醫師朱嘉俊、楊宇明、張慶曦在透視下定位腰3-4椎間隙,在高清內鏡視野下小心保護神經組織,以髓核鉗輕柔取出多塊“發黑”變性的游離髓核組織,脊髓及神經根得以充分減壓。
此手術創傷小,出血量僅20ml,維持脊椎“原廠配置”的生物力學結構,實現“以小創傷解除大壓迫”。術后,患者疼痛明顯減輕,癥狀和體征較前顯著改善。在護士長馬文婭帶領護理團隊精心護理下,恢復時間大大縮短。術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動,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5天后順利出院。
何謂UBE手術
據杜盛陽介紹,“UBE(單側雙通道內鏡技術)”是一種新興的腰椎微創手術方法,通過兩個獨立小切口分別建立內鏡觀察通道和手術操作通道,在持續沖洗下進行椎管減壓、椎間盤摘除或椎間融合等操作。相對于傳統技術具有:切口小、正常組織破壞少,術后疼痛輕、住院時間短、復工復學快等優點,同時該技術適應范圍廣,可應對復雜狹窄、椎間盤突出等疾病。

該手術案例生動詮釋了“精準醫療”的真諦:不以影像學表現決定治療,而以臨床癥狀為導向,用最小創傷解決關鍵問題。同時也展現了精準醫療與微創技術的完美結合,為復雜脊柱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近年來,徐州一院脊柱外科、骨腫瘤科團隊秉承“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的精神,緊跟脊柱微創技術發展的步伐,以微創化、精準化、個性化不斷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為廣大脊柱疾病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重啟希望之門。
專家介紹

杜盛陽
副主任醫師
中國礦業大學校外研究生導師
江蘇省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微創學組委員
江蘇省脊柱菁英會(蘇菁會)會員
徐州市顯微外科學會委員
徐州市臨床骨干研修項目培養對象
徐州醫科大學優秀青年教師
畢業于鄭州大學臨床醫學院,擅長各種脊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癥、脊柱骨質疏松性骨折、脊柱側彎、脊柱結核、脊柱感染性疾病和脊柱術后并發疾病等。
專業擅長:
各種脊柱微創技術,包括脊柱內鏡微創技術(椎間孔鏡技術、椎板間鏡、椎間盤鏡技術、大通道內鏡、鏡下融合技術、頸椎Key-hole內鏡技術);脊柱經皮微創技術(經皮椎弓根螺釘、經皮椎體成型技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