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小生命的誕生,都是父母心頭的一塊寶!從得知懷孕的那一刻開始,每位父母都希望下一代能獲得最完善的營養。因此,大多數的小寶貝打從娘胎開始,便不斷地接受來自各方的“特殊待遇”。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有愈來愈多的雙薪家庭出現,使得寶貝們從小就跟著爸爸或者媽媽在外解決民生問題。古有云:“吃飯皇帝大”,對于您的寶貝而言,“吃”不只是一種獲取營養、能量的一種手段、一種動作,更是一門通往健康大道的重要方法。
國外研究發現:五歲以下的嬰幼兒會依食物的濃度、熱量,以及自身的飽饑感,自行調整攝食量,以維持一定的總熱量,例如:餐前先給小朋友吃一塊高熱量的蛋糕,則小朋友便會自行減少正餐的食物種類、份量??墒牵改溉粢幻敛捎?ldquo;填鴨式”的飲食方式,不但容易破壞孩子總熱量的平衡,更容易因為錯誤的飲食習慣,種下寶貝日后肥胖的因子,引領慢性病危機因子向寶貝靠攏。
滿周歲寶寶開始學習成人的飲食,但多數的家長會采取“大人吃什么,小孩就跟著吃什么”,尤其是終日在外工作的職業婦女,大多會選用以便利性為主的市售食品,如:餅干、糖果、丸子、奶昔、薯條、漢堡等食物。但您知道哪些食物的選擇并不適合讓小寶貝吃嗎?
1.雞蛋:
生雞蛋在雞蛋外殼上容易附著污物,如:雞屎、谷殼、沙門氏菌等,因此,當雞蛋未充份洗凈,容易使腸胃發育未健全的寶貝生病喔!熟雞蛋每天最多吃3個,過多會造成營養過剩,引起功能失調。
2.口味較重的調味料:
如:沙茶醬、西紅柿醬、辣椒醬、芥末、味素,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干擾身體對其他營養的吸收。
3.生冷海鮮:
如:生魚片、生蠔等海鮮,即使新鮮,但未經烹煮過程,容易發生感染及引發過敏的現象。
4.質地堅硬的食物:
如:花生、堅果類及爆米花等食物,容易使寶貝嗆到,盡量不要喂食寶寶;此外,像纖維多的食材,如:菜?;蚴墙钶^多的肉類,都應該盡量避免。
5.蜂蜜:
是一種天然且無法消毒的食物,因含有(Clostridium botulinum)梭狀肉毒桿菌芽胞,當受肉毒桿菌污染時,會在腸道內繁殖并釋放出肉毒桿菌毒素,造成嬰兒型肉毒桿菌素中毒,再加上胃腸不易吸收,所以應讓寶寶于一歲過后再食用。
6.經過加工的食品。
7.經過油炸的食物。
8.菠菜:其中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體內不易吸收,可導致兒童骨骼、牙齒發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