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頻道:市婦幼保健院專家鄧曉毅介紹說,目前業界已公認兒童的多動癥可隨年齡發展進入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也是成人主要精神障礙之一,并可伴有其他精神障礙和社會心理問題,導致學業、工作、社會交往、婚姻、子女教育等諸多方面功能損害。
市婦幼保健院專家鄧曉毅表示,一部分患者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系統發育漸漸趨于健全,某些多動癥狀可能會減輕甚至消失。但約有25%-30%的患兒,如果不經過治療病癥可能殘留終生。例如現在有些人頻繁跳槽就有可能是成年多動癥的表現。頻繁跳槽是一個雙向問題。一方面這些人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條理性計劃性差,工作效率低,老板對其不滿意,致使其不得不跳槽;另一方面由于注意力難以集中,對工作不感興趣等原因使其不能靜下心來專心工作,進而認為目前的工作不適合自己,因此就會尋機跳槽。另外,還可能由于其注意缺陷,使得與同事相處不和諧,最后選擇逃避。這些人即使跳槽也沒有很明確的目的性,表現很被動。
市婦幼保健院專家鄧曉毅還指出,有學者調查發現,這些多動兒童在成年后所從事職業的層次會明顯地低于同齡青年,其成年期的社會經濟地位要比沒有多動癥病史的人差些。這是由于注意缺損等各種原因往往影響在校學習成績,由于錯過了大好的學習時光,對于成年后的工作、職業和成就必然會有所影響,必然也影響到以后所能達到的文化教育程度。
目前多動癥的病因還不是很明確,國內外存在很多學說。劉進行主任指出,過去很多理論認為該病是由于鉛中毒、分娩產傷、遺傳、吃甜食太多、食物過敏及腦損傷在內因素引起的。當今也有研究發現,患有多動癥的人腦內某些傳遞神經信息功能的生物化學物質不足,這使得他們不能正常地集中注意力和控制自己的思考力。雖然這些理論可以解釋部分多動癥患者的病因,但對多數患者卻無法解釋。
雖然醫學界尚未找到徹底根治多動癥的有效途徑,但可以肯定的是對孩子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綜合藥物治療、行為矯正和調整環境三種方法可以減輕患兒的病癥,治愈率可達60%-70%。如果該病在6歲以前就診,只需使用行為矯正和調整環境兩種心理學方法治療即可。治療時間越早,對于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水平、認知及今后生活水平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