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實施,孕婦也在逐漸增多,一些“二胎準媽”覺得自己有生過孩子的經驗,做不做產檢沒關系。這不,38歲的二胎準媽張女士懷孕即將生產,卻幾乎從未產檢過,因全身浮腫、頭暈頭痛、視物模糊才引起她的注意,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重度子癇前期。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專家彭鳳云提醒,“二胎準媽”尤其是高齡產婦更容易并發妊娠期疾病,一定要定期做產檢。
“二胎準媽”不產檢險釀成大錯
半年前,38歲的張女士意外懷孕,高齡產婦的她打算留下胎兒。她認為自己生過一個孩子有經驗,也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所以她幾乎不去醫院產檢。只在小醫院做個B超、小診所里量個血壓,認為只要孩子胎心正常就不需要做產檢。
本月初,張女士的全身浮腫明顯,臉和四肢腫得嚇人,并且伴有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癥狀,這才來到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做檢查。經檢查發現,其孕期已滿36周,血壓達到200/120mmHg,血糖18mmol/L,尿蛋白3+,彩超結果提示,胎兒生長受限,被確診為重度子癇前期,需要立即住院,并盡快做剖宮產手術。
檢查結果引起了張女士的恐慌,擔心腹中的胎兒是否有危險:“我馬上都快到預產期了,怎么突然會血壓高、血糖高?”
面對張女士的疑問,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十病區副主任、主任醫師彭鳳云表示,這與孕期體重增長過多有關系。
她介紹,張女士身高162厘米,孕前體重60公斤,36周已達到110公斤,“產婦孕期體重增長了50公斤,體重增長過多引起重度子癇前期。出現血壓明顯增高、大量蛋白尿、明顯頭痛、視物不清、頭暈等癥狀,并且高血壓致使孕婦全身血管痙攣,胎盤供血不足,胎兒生長受限,導致36周胎兒體重只有2000克,是明顯的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彭主任說,36周的胎兒平均體重應達到2970克。這都是因為她在懷孕期間未定期做檢查所致。
據了解,子癇前期指在妊娠期高血壓基礎上,孕婦出現某些臟器損傷,如腎臟、顱腦、心臟等。而重度子癇前期癥狀更嚴重:血壓明顯增高,大量蛋白尿,明顯頭痛、視物不清、頭暈等,嚴重的會威脅產婦和胎兒生命。
孕前期、晚期定期檢查不能少

據介紹,高齡產婦由于出現并發癥的風險更高,所以更容易患妊高癥和妊娠性糖尿病。目前,不少符合條件的夫妻有生育二孩的打算,彭鳳云提醒,“二胎媽媽”備孕時就應做好產前檢查,萬不可自以為是,“懷孕后定期產檢,做好孕期保健,不能因為有經驗而麻痹大意。”
正常的準媽,在孕后期胎兒逐漸長大的過程中,也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高危準媽更是如此。所以對于孕晚期的寶媽來說,還是應該按時去醫院檢查的,“在28周到36周時可以兩周去一次,而36周以后一周一次。”彭主任強調說。
據了解,高齡產婦,特別是有妊娠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壓或者是懷雙胎的準媽,在孕晚期更要嚴格按照產檢要求進行產檢。而即使是沒有合并癥和并發癥的準媽,隨著胎兒的增大,也會出現這各種問題,去醫院產檢也很必要。
不同孕周需要做的檢查不同

不同孕周需要做的檢查不同,主要包括全身的體格檢查、產科檢查和其他必要的輔助檢查。
在懷孕第6~13周,一般進行第一次產檢,應進行超聲檢查和血常規、尿常規、血型、空腹血糖水平、肝腎功能等常規檢查,以及乙肝、梅毒、艾滋、地中海貧血等疾病篩查,以便判斷是否宮內孕及有無其他基礎疾病。
在懷孕第14~19周,一般進行第二次產檢,此階段可選擇性進行無創產前檢測,以及孕婦和胎兒的染色體檢查,以便判斷胎兒是否畸形。
在懷孕第20~36周,一般每隔4周進行一次產檢,主要進行胎兒的超聲檢查和孕婦的血、尿常規檢查。
在懷孕第37~41周,一般每隔1周進行一次產檢,主要進行胎兒的超聲檢查和無刺激性胎心監護檢查,以便判斷生產時間。
總之,孕婦應遵醫囑定期進行產檢,保證自身和胎兒健康。
通訊員 張彤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