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保健頻道:端午節如何養生?除了吃粽子、劃龍舟外,端午節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著名中醫、風濕病專家、徐州鐘山中醫門診溫愛東院長介紹了一些端午節養生保健知識。
運動通調氣血
端午時節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人體生理氣血運行不順,容易煩躁憂郁、心悸胸悶。情緒的變化,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可導致精神疾患,夏季養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氣調順。所以除了藥物、食療及平和心態外,也應同時加強運動。全身氣血暢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調理脾胃代謝,通調氣血循行,憂郁情緒也隨之化開。
端午節之際,吃粽子以食療食補增加營養,掛艾蒿以清潔消毒避邪,喝雄黃酒以加強自我保護,劃龍舟以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實為一套系統的養生健身體系。
飲食強身防病
盡管我國南北方的粽子風味、特點和做法不同,但都以糯米和粽葉為主料。糯米是糧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棗、赤小豆、綠豆等具有補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鴨蛋黃、鮮肉等都是營養豐富的食品。更值得一提的是,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
中草藥避毒祛邪
艾草是一種藥用植物,艾葉味苦,微溫無毒,有溫氣血、逐寒濕之功,又有芳香避穢之能。端午時節空氣潮濕,而艾葉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氣,除污濁,凈化空氣,保持室內清潔衛生,起到消毒預防疾病的作用。
此外,端午節常用的中草藥還有菖蒲、青蒿、香茅、柚葉等,一起用水煎后當茶飲用,或者泡酒飲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療效,可以預防疾病。
食物養生
吃粽子
粽子本身就是藥膳的一種。從氣候特征上講,端午節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日漸炎熱,身體表面血流量增加,腸胃功能則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而粽子具有清熱解暑、益氣生津、養血安神的功效,食粽能于清淡中平補,在平補中清化,是食補、食療的絕妙處方。
粽子雖然味美,但不宜多食,老人和兒童過量吃粽子會導致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腸梗阻等嚴重疾病。為避免消化不良,吃粽子的同時可以搭配蔬菜、水果,幫助腸、胃蠕動。對糖尿病病人而言,紅豆粽和甜粽子不適合多吃。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大米粽或五谷粽;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過于油膩的肉粽和蛋黃粽,小口細嚼慢咽有助健康。
食苦瓜
端午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段,天氣燥熱,人們心火、肝火旺,情緒波動大,而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肺、胃經,具有清暑滌熱,清心除煩,養肝明目,解毒的功效。
喝烏梅湯
端午以后暑熱漸盛,人們食欲下降、心煩易怒,這時候喝一杯涼爽的烏梅湯不僅解暑,還能增進食欲、改善乏力心煩等癥狀。和粽子一起食用,還能緩解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
烏梅湯一般由干烏梅、甘草、陳皮、山楂干、冰糖等熬煮而成,具有養陰生津、清暑益氣、化食開胃的功效。
起居養生
端午節時值仲夏。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多進行戶外活動,中午小憩可以幫助人體恢復疲勞,理順心情,避免發怒。
運動養生
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簡單易行有效的運動方式。健步走健身,鍛煉者可選擇上午或傍晚鍛煉,運動中身體放松、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臂自然擺動、兩腿自然邁步,步幅較普通步子稍大,步速較普通步行稍快,保持精神飽滿,呼吸自然有節律。走路時達到“頭目清爽、足部發熱,全身微微出汗、心情愉悅”狀態為最佳。
巧用艾灸扶陽祛病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前后因氣溫、濕度都比較適合細菌的繁殖,容易造成如感冒等的流行。而艾草含桉油精,有抑制微生物生長、殺滅微生物的作用,而且具有特殊氣味,有很好的驅蟲效果。
在屋內燒艾草會留下較強烈的味道,未必人人都能接受。可以把艾草、蒼術、白芷、丁香等放在一個小袋子里,做成一個小香囊戴在身上。除了艾草能驅蚊防病之外,蒼術能祛風散寒、開竅;白芷可祛風解表,化濕通竅;丁香有溫中、降逆等功效。帶在身邊可起到清香、驅蟲、防病的功能。
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艾灸以扶陽祛病。艾灸扶陽比較適合陽虛、氣虛的人群。而陰虛火旺的人,如容易出現口干、口苦、便秘、陰虛陽亢、煩躁等癥狀的人則不適合艾灸扶陽。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