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隨年齡增加發生腰腿痛的可能性也逐漸增加。現代醫學證明,鈣的消耗是衰老過程的一個明顯標記。據有關專家研究,骨質隨年齡增加而進行性喪失。
35歲以上的婦女,每年喪失骨質的1%,骨皮質開始變薄。根據以上事實推算,那么55歲的婦女應該要比35歲時體重減輕20%。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因為中年婦女體內的脂肪含量是逐年增加的,所以55歲婦女的體重比35歲時重。男性喪失骨質的開始年齡一般要比女性推遲10年左右,而最大喪失量比女性為重。如果一旦長期臥床,鈣的丟失每周高達1.5克左右。男性病人臥床9個月,中央部分的骨質鈣可以丟失25%—40%,相當于衰老10年。所以中老年以后長期臥床是十分有害的。臥床不起的病人,只有在每天下地站立3小時后,骨質的鈣喪失方可得到控制。隨年齡的增加,生活條件、工作環境及健康狀況等因素的變化,骨的有機成分會相應逐漸減少,骨與關節的硬性和韌性減弱,骨的結構和功能也在改變。從形態上會出現骨質硫松,或骨質增生,脆度增加,這些變化都可以造成腰腿痛的病因。
其次肌肉的慢性勞損(包括職業性或體位姿勢性勞損在內)也是中老年人另一個腰腿痛的原因。人體的任何一個活動都有腰部肌肉參與,即使站立不動也不例外。人雖然不是機器,但各種組織也會不斷勞損。肌肉組織好比象彈簧一樣,收縮和弛緩有一定的范圍及時限,超過一定時限,就會出現疲勞(勞損)。即使收縮和弛緩在正常人允許的范圍內,對中老年人來說,時限可能就將超過或已經超過。中老年人腰部的肌肉,也就可能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必須指出的是,對于體表(肌肉、皮膚、牙齒等)疼痛的時限比較有參考價值,安全性也大;而內臟痛則不然,變化很大,疼痛程度不一定與病情呈正比,除去疼痛時間外,還應結合疼痛的部位、性質、有無放射及其他體征檢驗異常一并分析。如果出現胸痛、腹痛等內臟疼痛時,最好還是及時去醫院診治。
(來源:39健康社區)
疾病大全精彩推薦>>>
高血壓病人的睡眠衛生
高脂血癥病人的飲食
冠心病人應該避免飽餐
胃酸失衡怎么辦?
糖尿病病人宜食的蔬菜
易患脂肪肝的10種人.
你身邊的心血管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