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什么是股骨頭壞死?有哪些危害?徐州市中醫院介入科主任醫師尹文州介紹,股骨頭壞死亦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或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好發于中青年男性,是由于股骨頭供血血管血液循環障礙所致,主要分為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和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兩大類,病因和發病機制復雜。
創傷性股骨頭壞死
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為股骨頭頸部骨折、髖關節脫位等外傷因素導致股骨頭供血動脈損傷。
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
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主要包括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酗酒、系統性紅斑狼瘡、減壓病、血液系統疾病、放射線接觸、妊娠和艾滋病等,上述危險因素通過不同途徑影響股骨頭血供,導致股骨頭骨質因缺血而壞死。
近年來,由于廣大群眾對激素所致股骨頭壞死的重視,其在股骨頭壞死影響因素中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而酗酒所致的股骨頭壞死逐漸被大家重視。資料顯示,每周酒精攝入量在400 ~1000 ml者,發生股骨頭壞死的風險增加9. 8 倍,大于 1000 ml者風險增加達17. 9 倍。
怎么判斷是不是股骨頭壞死?
早期股骨頭壞死主要為髖關節部疼痛,前側可放射至大腿內側達膝關節部,后側可放射至后臀部。疼痛在開始行走時明顯,嚴重者影響行走及關節活動功能。疼痛程度與股骨頭骨質壞死程度不呈正相關。股骨頭壞死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片、CT、MR檢查,其中,X線片主要觀察關節結構及骨質變化,CT可以精準觀察骨質變化,MR主要觀察壞死區域及骨髓腔、周圍軟組織腫脹情況。三者觀察的角度不同,各有優缺點,三者結合才能對股骨頭壞死的病情做出準確判斷。根據影像特點,一般將股骨頭壞死的病程分為四期,1期為早期,X線片及CT觀察不清,主要依靠MR診斷;4期為晚期。
得了股骨頭壞死怎么治療?
股骨頭壞死是疑難癥,目前尚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案。雖然說無論何種原因所導致的股骨頭壞死最終的治療手段均為髖關節置換術,但是人工關節的壽命僅為 15-20 年,而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好發人群為 20-50 歲的中青年,一期關節置換術后往往需再次行關節翻修術,給醫患均帶來極大的壓力。因此,對于股骨頭壞死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緩解疼痛、盡可能保留關節功能、延緩甚至避免關節置換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與社會價值,也是股骨頭壞死治療的主要目標。
目前股骨頭壞死前期的保髖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包括:限制負重、藥物治療、體外震波療法、高壓氧療法等。手術治療包括:髓芯鉆孔減壓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的鉭棒植入、植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截骨術、介入局部動脈藥物灌注等。單純髓芯減壓對于早期壞死改善病情進展的成功率為 80%左右。
介入為主的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
介入治療是通過經皮膚穿刺技術,以導管尋找到股骨頭供血動脈血管,將解痙、溶栓、活血化瘀等藥物以加壓的方式灌注,達到改善股骨頭血液循環的目的。壞死的股骨頭因血液循環改善,能夠促進股骨頭內壞死病灶修復,有利于延緩或避免病情進展。介入治療主要適用于1期、2期、3期患者。
徐州市中醫院介入科施行以介入為主、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的方案,即:先行介入手術,股骨頭供血改善后再以擴血管、抗凝等藥物應用,進一步改善股骨頭供血,同時輔以消腫鎮痛藥物外敷+理療,促進股骨頭周圍軟組織腫脹的緩解,再以針對不同證型的中藥方劑內服。目前,已成功治療300余例患者,近期疼痛等癥狀緩解率達92%,遠期效果有資料記載者已達16年。
總之,股骨頭壞死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在有效消除患者疼痛、恢復正常生活的前提下,盡可能保留關節功能、延緩甚至避免關節置換手術的保髖治療。
專家介紹

尹文州
主任醫師 教授 介入科科主任
徐州市醫學會介入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介入醫學分會非血管介入學組成員。
擅長外周血管、腫瘤及綜合介入、神經血管介入。獲徐州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