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季,烈日炎炎,天地間充斥著熾熱的氣息。在這樣的季節里,人們往往會面臨各種健康問題,其中眩暈尤為常見?!饵S帝內經》作為中醫經典之作,對眩暈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治療理念。它告訴我們,夏季養生應順應自然規律,注重陰陽平衡,以達到預防和緩解眩暈的目的。
調和情緒降心火
根據《黃帝內經》的理論,夏季屬火,與心臟相應。心主血脈,夏日炎熱易使人心火亢盛,血熱妄行,從而導致頭暈目眩。因此,夏季養生首要是做到“心靜自然涼”,保持心態平和與寧靜。避免急躁、憤怒等情緒波動,以免加劇心火,誘發或加重眩暈癥狀。
茶飲調養助健康
飲食調養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饵S帝內經》強調飲食的多樣化和均衡,提倡“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在夏季,應選擇清淡、利水滲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西瓜等,以清熱解暑,減輕身體熱氣。同時,要適量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補充因出汗過多而流失的營養素。
中藥代茶飲是中醫治病調理、強身健體的特殊中藥劑型。在炎熱的夏日,來上一杯中藥代茶飲,不僅滋潤解渴,而且養生保健、好處多多,如降壓清腦茶(天麻、羅布麻葉、川芎、葛根等)、調肝舒心茶(梔子、炒白芍、梅花、淡竹葉等)、養心通脈茶(西洋參、茜草、紅花、生山楂等),均可作為日常飲品服用。
適度運動強體質
適度運動對于夏季養生至關重要?!饵S帝內經》中提到“形勞而不倦”,意味著適當的體力活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在夏季,宜選擇早晚涼爽時進行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有氧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眩暈癥狀。
作息規律升陽氣
《黃帝內經》指出“春夏養陽”,如何養陽呢?就是讓身體動起來,適當的增加運動時間。夏天晝長夜短,人也要順應天氣,稍晚睡,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起以順應陽氣的充盈。當然,這里的稍晚睡,并不意味著熬夜至深夜,而是指在亥時(晚上9-10點)入睡。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有助于調整人體生物鐘,減少因睡眠不足引起的眩暈。
中藥助眠安心神
足浴方
養腎調肝散:桑寄生、懷牛膝、澤蘭、夏枯草、桂枝等。用法:草藥50g封包,每次1包,溫水浸泡足浴。
安神貼敷散
組方:酸棗仁、茯神、肉桂、黃連等。選穴:神門、涌泉、神闕、三陰交、印堂。功效:養心安神,清熱除煩。
中醫藥療法緩眩暈
在眩暈的治療上,中醫藥提供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饵S帝內經》中記載了豐富的穴位和經絡知識,通過刺激特定穴位以調和氣血,緩解眩暈。常用的穴位有百會、風池、內關及耳部穴位等,可通過指壓或專業針灸操作達到治療效果。藥氧可醒腦開竅,對于治療眩暈有較好效果。
耳穴帖壓取穴:神門、降壓溝、肝、腎、心、皮質下。按壓方法:對壓法、直壓法、點壓法、輕揉按摩法。
藥氧功效:調理情緒、醒腦開竅、疏肝理氣、調整機體臟腑功能。
夏季養生需遵循《黃帝內經》的智慧,從心態調節、飲食調養、適度運動、作息規律以及中醫藥療法等多方面綜合調理身體,有效預防和緩解眩暈癥狀,使人體在炎熱的夏季保持健康和諧的良好狀態。
專家介紹
吳 浩
心血管內科CCU主任
醫學碩士 主任醫師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徐州心血管學會青年委員,徐州心血管委員會冠脈學會委員,徐州市中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徐州市中醫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療損害鑒定專家庫成員,徐州衛健委醫療鑒定專家,徐州科技局專家庫成員,徐州慢病特聘專家,《中國醫藥衛生》編委。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安貞醫院深造,首批獲得冠脈治療、起搏器植入資質。
擅長高血壓精準治療、IVUS指導冠脈介入精準治療、埋藏式起搏器植入術等心臟介入手術。主持市級課題兩項,參與省級課題多項,并獲徐州市科技進步獎多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
門診時間:周二、周四全天聯系電話:13852032896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