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膝關節操水中鍛煉適當步行
通常認為膝關節病多在中老年時期發生,年輕人很少會引起注意,其實骨的退行性改變從25至30歲就已經開始,因此,預防膝關節病要從年輕時做起。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關節疾病患者已達3.55億,中國有六千多萬人患上關節病,患病人數還在不斷增長,且發病趨于年輕化。
膝關節發病原因中除年齡增長、衰老而發生骨退行性改變外,還有以下因素:
關節磨損任何額外壓力都將加快關節損傷,如穿不合適的鞋子、過度蹦跳、長時間站立、劇烈運動前不做準備活動,這些看似輕微的損傷,都會積勞成疾導致膝關節病。
肥胖體重過重會增加膝關節負荷,也是造成膝關節病的重要因素。
長期以車代步膝關節長時間不活動或活動減少,加速膝關節的蛻變。此外還與寒冷、潮濕刺激等因素有關。
保護膝關節可采用以下方法:
做膝關節操仰臥位,膝關節伸直,腳跟稍稍離床,用力繃直下肢,堅持5秒,還原,此動作重復6次。或取俯臥位,兩足交叉重疊,左側在下,右側在上,膝關節屈曲至最大限度,堅持3秒后還原,此動作重復10次,重復時左右側交替上下。
水中鍛煉水的浮力能幫助在減少重力的情況下活動僵硬的膝關節,如游泳蹬腿動作可以在不負重情況下鍛煉膝關節。
步行步行是最好的鍛煉方式,因為走步能使包括膝關節在內的各個關節都得到鍛煉。每周至少走三次,每次30-50分鐘,走步速度以每分鐘100-120步為宜。
一旦患了膝關節疾病,可采用關節鏡技術進行檢查治療。關節鏡的外形很像一支鉛筆,直徑只有5-6mm粗細。在皮膚上做一個不到1cm的小口,就可以把關節鏡放入關節,通過在關節鏡上連接的微型攝像機,就可以把關節內的情況清晰地顯示在電視熒光屏上,從而直接準確地發現病變部位,并立即在關節鏡下進行手術,不需要額外再做大切口。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關節鏡技術具有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皮膚瘢痕小、術后能較快地恢復關節功能和較早地下地活動等優點。空軍水上村醫院應用關節鏡和離子刀等新技術,在檢查治療關節內的軟骨結構、滑膜、軟骨盤、韌帶和關節面損壞以及半月板損傷、早期滑膜炎、輕中度骨關節炎、軟骨骨折、滑膜皺襞綜合征、脂肪墊卡壓綜合征和髕骨半脫位等膝關節病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