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睡眠頻道:睡眠衛生不良 睡眠衛生不良可直接導致失眠,當糾正不良的睡眠習慣后,失眠即可緩解。而心理生理性失眠則是指與促發因素無關的失眠,例如在改變不良睡眠習慣并持續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后,患者的睡眠問題依然存在。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科醫師高海燕友情提示:學會鑒別失眠,提早進行治療。
抑郁癥: 心理生理性失眠與抑郁癥相區別的基礎在于抑郁癥患者可存在其他“自主神經癥狀”,如食欲減退、明顯的晝夜性情感節律波動(早晨感覺最差)和消化道不適(典型者如便秘)等。亦應考慮到容易導致抑郁癥的近期生活事件,臨床上可見抑郁癥的很多生物學指標,如REM睡眠潛伏期縮短、地塞米松失抑制或早晨覺醒過早。診斷慢性抑郁癥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抑郁癥雖然可呈隱襲性發病,但抑郁仍然可以是首發事件,而非睡眠差和相關的疲勞與挫折感的反應。
廣泛性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在覺醒狀態下也可見到焦慮癥狀,社會適應能力明顯受損。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的核心癥狀表現為失眠,相關的臨床癥狀為持續覺醒狀態的后果。
調節性睡眠障礙: 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在臨床癥狀出現前,也可能因為各種應激性事件導致調節性睡眠障礙,表現為一段時間的失眠,當應激性因素消失后,睡眠可以恢復正常。但此時如果患者仍然過分地全神貫注于自己的睡眠問題或擔心自己睡不著,則表現出心理生理性失眠的臨床特點。當臨床癥狀符合診斷標準中的某些疾病時,則不應將心理生理性失眠作為主要診斷。
短睡眠者: 短睡眠者覺醒后能夠獲得清醒的感覺,不會因為由于睡眠時間短而對日間功能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在特發性失眠患者,由于所獲得的睡眠時間減少,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日間活動受到影響,可以表現為警覺性下降和慢性疲勞等。
心理生理性失眠:是患者過分注意睡眠問題引起的失眠。主要是間歇性緊張狀態導致睡眠質量差和兩種適應不良的行為,包括越努力想睡就越緊張的惡性循環,按患者的話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去睡”;就寢習慣、就寢固定性行為和與睡眠相關的活動(例如刷牙)使患者條件化,造成挫折和覺醒。
徐州心理、精神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