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胃腸外科符煒副主任醫師等成功為一女性低位直腸癌患者成功施行直腸癌柱狀經腹會陰切除術(柱狀APR)。目前患者恢復良好。經查詢,該術式在本地區尚未見報道。
目前低位直腸癌手術依然APR術式為主,但傳統的截石體位使APR會陰部操作困難,傳統APR手術腹部操作時,為降低會陰部于術的難度,通常會盡量深地沿直腸系膜表面向肛側游離,致使解剖界面易于靠向直腸肌管,易于形成外科腰。外科腰使腫瘤更靠近切線,切線陽性率增高,傳統APR手術不良預后與此外科腰有直接關系。國外文獻報道自07年始進行柱狀APR手術,國內從09年初開始開展此術式。與傳統APR 相比,柱狀APR 是在截石位完成腹部手術并行永久性造瘺后再行折刀位行廣泛的會陰部切除,從下方切除肛管、肛提肌和低位的直腸系膜,切除了更多的瘤周組織,擴大了腫瘤外緣與環周切緣之間的距離,此外,柱狀APR 的折刀位使手術醫師獲得了更佳的視野,可在直視下沿降Denonvillier筋膜之前做細致解剖降低了術中癌腫破裂和損傷前列腺或陰道后壁的概率,環周切緣受累和術中直腸破損率明顯降低,減少了術后局部復發的發生率。
胃腸外科在科主任徐為的帶領下,致力于胃腸腫瘤的外科治療,在結直腸癌的治療中常規開展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效果良好,并且完成了本地區首例腹腔鏡下全結腸切除術。此次首例低位直腸癌柱狀APR手術的成功完成為今后大宗開展此術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望減少低位直腸癌的局部復發。
咨詢電話: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