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
甲狀腺腫瘤“重女輕男”:微創手術“殺敵無形”
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繁重的工作壓力,讓一些年輕人的身體不堪重負,故障頻發,甲狀腺腫瘤便是其中之一。近年來,各種甲狀腺疾病越來越多,甲狀腺腫瘤已位居頭頸部腫瘤之首,給人們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
“甲狀腺腫瘤‘重女輕男’,患者多為女性,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徐醫附院普外科主任李向農稱,50%以上的甲狀腺腫瘤病人會出現頸前腫塊,多為無痛性的腫物或結節,尤其是孤立、不規則、界限不清楚、活動性欠佳的硬性腫物,應特別警惕。“傳統的甲狀腺手術,要在患者脖子上做一個3-5公分的大切口,許多年輕人都不能接受。而如今,隨著腹腔鏡技術在普外科微創手術中的運用,只要在患者腋窩或者乳腺上方做一個小切口,將腹腔鏡伸進去,就可以做手術了。”
據徐醫附院普外科主任李向農介紹,每年徐醫附院普外科都要做上千例甲狀腺手術,甲狀腺的檢出率也高達50%-70%。因此,李主任提醒,為了抵御甲狀腺腫瘤的侵襲,應學會甲狀腺的自我檢查,通過鏡子用手指輕壓頸部前面氣管兩側。
一是注意甲狀腺腫大的形狀。腫大的形狀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呈蝴蝶形,多見于甲狀腺炎及部分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另一類是在甲狀腺的某個部位出現一個圓形腫塊,多見于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塊,也包括甲狀腺癌。二是注意腫塊的大小。如腫塊超過1厘米應及時治療。三是注意腫塊的光滑度和軟硬度。單個結節腫大,但表面光滑、均勻,較軟者可能為腺瘤;單個結節腫大,表現不光滑,較硬,呈現出實體感者,應疑為癌腫。四是注意腫塊的生長速度。如短期內生長加快,應及時治療。五是注意腫塊周圍是否可觸及淋巴結。若在甲狀腺周圍頸部能觸摸到質地較硬的淋巴結,則應迅速就診。
腫瘤根治術、膽總管結石 均受益于腹腔鏡手術
隨著腹腔鏡在普外科手術中的普遍應用,徐醫附院普外科的微創手術涉及范圍越來越廣,技術日益精湛。
“以前膽總管結石患者,常規的手術需要開腹,損傷大,恢復慢,病人也痛苦。現在運用腹腔鏡技術,針對結石數量不多、沒明顯腫瘤情況的單純的膽總管結石,結合腹腔鏡和膽道鏡兩個鏡子,在腹部開3-4個小洞,就可以搞定。”李主任說,同樣受益的還有包括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甲狀腺癌在內的腫瘤根治術,這些手術也只需在患者腹部開3-5個直徑1-1.5公分的小洞。如此一來,原本需要7、8個小時的大手術,現在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只要4、5個小時,而一些小一點的手術則只要2、3個小時。”
肝膽或其他實體性腫瘤的射頻消融術
在超聲波的引導下,一個普通注射器針頭粗細的射頻針穿過皮膚,直接插到肝膽或其他實體性腫瘤內進行消融,僅20分鐘左右,射頻產生的90℃的高溫,讓腫瘤細胞的活性完全消失。目前,肝膽或其他實體性腫瘤的射頻消融術在徐醫附院普外科成功開展。
“以前腫瘤切除術中,發現腫瘤切不掉,就只能‘關腹’。針對這部分病人,現在可以運用射頻消融術來解決。”李主任解釋說,射頻消融術是近十年興起的實體腫瘤微創治療技術。其原理是借助于超聲波或CT等影像技術定位及引導電極針直接插入腫瘤內,通過電極針使周圍組織產生高速離子震動和摩擦,繼而轉化為熱能并向外傳導,從而使局部組織熱凝固壞死和變性,快速有效地殺死腫瘤細胞。
射頻消融術具有微創,風險小,恢復快,術后觀察1-3天可出院的優勢,可用于人體器官良、惡性實體腫瘤,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是肝癌、肺癌、乳腺癌、子宮肌瘤、宮頸糜爛、息肉、功能性子宮出血。原發性腫瘤、轉移性腫瘤、不能手術切除的晚期腫瘤等均可接受射頻消融治療。
“另外,有的腫瘤太大,侵犯了膽管、血管,形成了癌栓。對于這部分病患,我們采取的治療方法是先消融燒死癌栓,再切除癌細胞組織。”李主任詳細向記者闡述,以前手術都是距離癌細胞1-2公分,將癌細胞切除,但切少了會造成癌細胞邊緣有殘留,切多了又會影響臟器功能,現在先在腫瘤與正常組織之間做消融,然后再切除癌細胞,就會更徹底,更安全。
據悉,目前,徐醫附院是我省唯一一家開展此項技術的醫院,全國僅有少數醫院能夠開展此類手術。
徐州衛生服務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