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說起胸心外科手術,人們腦海中浮現出的往往是手術刀下開出20多厘米的大傷口。事實上,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徐州市中醫院胸心外科補心手術和腫瘤摘除手術不再進行傳統的開放手術,而是進入微創化時代,在胸腔鏡下為患者完成手術。
微創,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創口、創傷,相對傳統手術而言,主要具有切口小、創傷小、恢復快、痛苦少四大特點。醫學界一致認為,微創手術是高科技帶來的醫學革命。
心臟手術無需開胸膛
12月28日,來自銅山區柳新鎮的陳傳德來到市中醫院,特意來到了胸心外科張泉主任所在門診。這次,陳傳德是來復查的,“只要驗血,開些藥,根據醫囑按時服藥,和正常人一樣,什么活都能干。”
說起8年前那次手術,陳傳德依舊對張泉主任感激不已。當時正在工地上干活的陳傳德突然感覺胸口不適,半個身體動彈不得,被緊急送往市中醫院,檢查后,張泉主任為其實施了腹腔鏡微創手術,僅在他的胸部打了3個“鑰匙孔”進行了換瓣手術,手術非常成功,恢復也快。如今疤痕也幾乎看不見了。
2007年年底,徐州市中醫院在省內率先開展了完全胸腔鏡體外循環下二尖瓣置換手術。據介紹,傳統的心臟手術都是在胸部正中位置做手術,而胸腔鏡下心臟微創手術是在右胸做3個“鑰匙孔”大的小孔,就可以做心臟手術,而且是在心臟停跳狀態下做的手術。這一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今年5月,銅山漢王鎮的王先生由于經常憋氣,胸悶,心內有雜音,來到市中醫院胸心外科檢查,發現是心臟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胸心外科醫生同樣采用胸腔鏡技術,僅在他的胸部打了3個小孔成功進行了換瓣手術。
胸心外科主任張泉介紹,如果用傳統的手術方法,要在劈開胸骨后修補心臟,然后用數根鋼絲固定縫合,鋼絲將長期留在體內。對于患者來說,這種方法可能使病人在今后的生長發育中造成胸廓畸形,而且留下“蜈蚣”似的手術疤痕。而胸腔鏡微創手術,醫生在患者右側胸壁上開3個1厘米大小的小洞,手術器械經由這些小洞進入患者體內進行操作,以修補缺損的心臟。
“胸腔鏡手術比傳統手術更安全,建立的外周體外循環危險性較小,手術發生意外的可能性要小得多,這種手術切口小、創傷性小,病人痛苦少,手術后恢復快,縮短住院時間,手術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張泉主任說,綜合病人花銷開支降低,費用比傳統手術降低10%,減輕了病人經濟負擔。
目前,徐州市中醫院胸心外科已開展完全胸腔鏡體外循環心臟手術200余例,年齡最大的75歲,最小的3歲。由于采用的是外周體外循環技術,手術相對安全。
單孔胸腔鏡巧“摘”肺部腫瘤
隨著醫療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對胸腔鏡已不再陌生。2011年以來,徐州市中醫院胸心外科肺癌手術基本上用胸腔鏡微創治療方式,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患者的認可。
12月23日,來自銅山單集鎮的73歲老人周繼俠檢查出肺癌初期,在市中醫院接受了胸腔鏡下肺部腫瘤摘除手術。3天后,周繼俠老人看上去氣色不錯,一點不像剛做完手術的人,恢復良好。
徐州市中醫院胸心外科主任醫師張雷介紹,肺癌根治術如果按照過去傳統的開胸手術,切口將長達20多厘米,并且要切斷肋骨,病人術后疼痛嚴重、恢復慢、風險高、遺留疤痕大。
經過共同商討,張雷認為可以實施更為微創的單孔胸腔鏡手術。在經過嚴格的術前檢查后,周繼俠接受了單操作孔肺癌根治術,手術時間1小時,術后患者恢復滿意。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利用胸腔鏡施行肺癌手術已經在全國部分大醫院逐漸開展。該手術一般選擇2到3個操作孔完成手術操作。張雷介紹,常規的胸腔鏡手術,雖然較傳統的開胸手術已明顯減輕了創傷,滿足了患者美觀的需要,但完成手術仍然需要在胸部切開至少3個或3個以上的切口進行操作。
隨著技術的不斷積累和進步,2009年底,國內率先出現了完全胸腔鏡下單操作孔完成肺癌根治手術的病例,顧名思義,即完全胸腔鏡下單操作孔肺癌根治術要求所有手術操作均經一個長約3—4厘米操作孔完成。該方法為患者提供了更小的創傷、更小的疼痛、更快的恢復、更好的美容效果,是胸腔鏡手術的進一步延伸,有著顯著的優勢,尤其適合年紀大的患者和愛美人士。
但是,單孔操作對醫生技術要求很高,目前僅在國內個別大型綜合性醫院有少量開展。徐州市中醫院通過多年的臨床積累,在結合胸腔鏡手術治療經驗、熟練掌握胸腔鏡手術技術的基礎上,根據臨床實際,對傳統的胸腔鏡手術方法進行改進。對于部分疾病,采取了單操作孔的手術方式,將兩個以上手術操作孔變為僅需1個操作孔即可完成手術,進一步減少手術創傷,滿足了患者美觀需要的同時,取得了同樣的手術效果。
目前,市中醫院已經為200多名患者開展了單孔胸腔鏡腫瘤摘除手術,得到了越來越多患者的認可,由于安全性高,影響力不斷擴大。
■鏈接
胸腔鏡
——“鑰匙孔”下的生命世界
胸腔鏡手術(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使用現代攝像技術和高科技手術器械裝備,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內復雜手術的微創胸外科新技術,是胸部微創外科的代表性手術,也是未來胸外科發展的方向。
完全胸腔鏡手術僅需做1-3個1.5厘米的胸壁小孔。微小的醫用攝像頭將胸腔內的情況投射到大的顯示屏幕,等于將醫生的眼睛放進了病人的胸腔內進行手術。手術視野根據需要可以放大,顯示細微的結構,比肉眼直視下更清晰更靈活。所以,手術視野的暴露、病變細微結構的顯現、手術切除范圍的判斷及安全性好于普通開胸手術。電視胸腔鏡手術對醫生的要求更高更嚴格,必須經過嚴格的胸腔鏡手術培訓,才能真正掌握完全胸腔鏡下復雜手術的操作。
追溯其歷史,胸腔鏡技術最早起源于20世紀初,但是限于器械和技術的原因,在很長時間內胸腔鏡技術僅用于胸膜疾病的診斷和結核性胸膜炎的胸膜黏連松解。直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內鏡攝像系統的進步,以及內鏡用切割縫合器及其它內鏡下器械(剪刀及分離鉗等)的出現,外科胸腔鏡技術才大規模發展起來。
胸腔鏡診斷性手術適應癥:可應用于多種胸腔疾病包括胸膜、肺部、縱隔、心包疾病以及胸外傷的診斷。可清晰全面地觀察胸腔內情況,可照相和錄像,并能獲得足夠的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治療性手術適應癥:①胸膜疾病:自發性氣胸、血胸、膿胸、乳糜胸、胸膜腫瘤所致胸腔積液等。②肺部疾病:肺良性腫塊切除、肺癌根治、終末肺氣腫的肺減容。③食道疾病:食管平滑肌瘤、食管憩室、賁門失弛緩癥、食管癌。 ④縱隔疾病:胸腺及其它部位縱隔腫瘤,縱隔囊腫等。⑤其它:手汗癥、乳糜胸、心肺外傷、胸廓畸形等。
專家介紹:張泉 徐州市中醫院胸心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擅長于體外循環下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心房間隔缺損修補、心室間隔缺損修補術、法樂氏三聯征、四連征根治手術、瓣膜外科、主動脈瓣、二尖瓣置換術、瓣膜成形術,冠心病外科、不停跳心臟搭橋手術。近期已開展體外循環完全胸腔鏡下心房心室間隔缺損修補術。擅長食管癌各段根治手術、肺癌根治手術、乳腺癌根治手術、甲狀腺癌根治手術、胃癌根治手術、肝癌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等手術。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五下午
專家介紹:張雷,徐州市中心醫院胸外一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畢業于揚州醫學院、東南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衛生部腫瘤外科進修班)進修;衛生部胸腔鏡培訓中心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學習胸腔鏡,并取得胸腔鏡手術技術資格。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衛生部內鏡與微創專業技術全國考評委員會理事、江浙地區胸腔鏡推廣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食管癌臨床研究徐州中心負責人、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員、徐州市胸外科學會會員、徐州市腫瘤學會會員。從事腫瘤專業30年,擅長胸外科疑難疾病的診治,以手術為主的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肺部良性腫瘤、食管良性腫瘤的綜合治療,
技術擅長:各類胸腔鏡(微創)手術:完全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解剖性肺段切除術、肺癌根治術、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食管良性腫瘤切除術、縱隔腫瘤切除術、胸腺瘤切除及合并重癥肌無力的胸腺擴大切除術、漏斗胸Nuss矯治術肺大皰切除術、手汗癥胸交感神經鏈切斷術等。
專家門診:周二全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