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為了讓一位14歲女孩以后擁有做媽媽的的權利,她打破傳統醫學常規,以精湛醫術創造奇跡;她視患者如親人,耐心解答每一個問題;她說溝通是醫患之間最好的橋梁......她做到了。然而,成功的背后,她卻有對家人的無限隗疚。她就是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徐梅博士。她說醫學無止境,她會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
打破常規另辟蹊徑 讓14歲女孩擁有將來做媽媽的權利
2014年底的一天,經人介紹,一位來自我市周邊地區的母親帶著14歲的女兒找到了徐梅。這位母親滿懷期待地對徐梅說,“您快給俺閨女看看吧,到底怎么了?”此時,她的女兒因肚子劇痛早已滿頭大汗。“快點過來,我看看。”經過仔細詢問,徐梅得知眼前這個女孩的肚子已經疼3天,且時重時輕。當地醫院拍攝的CT片顯示其盆腔有不規則占位。她給女孩做了肛診檢查發現,女孩盆腔內的形態不規則包塊竟然達到了15cm*12cm*10cm大小,而且張力高,有壓痛。“會不會是卵巢囊腫蒂扭轉!”多年的臨床經驗使得這個想法立即浮現在了徐梅的腦海中,為了進一步確診,她安排小女孩做盆腔彩超。彩超結果也提示盆腔多發混合性形態不規則包塊,子宮大小正常。然而,讓徐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手術過程中發現小女孩患的不是常見的單側卵巢囊腫蒂扭轉,而是少見的雙側卵巢囊腫蒂扭轉。用通俗的話講,這個小女孩的雙側卵巢均有囊腫,一側直徑約6cm,另一側直徑約8cm大小,兩側卵巢連帶同側的輸卵管如同擰麻花一樣扭轉在了一起,且雙側卵巢表面及扭轉的輸卵管傘部均呈現紫黑色水腫,部分組織因長時間缺血已經出現壞死征象。
徐梅告訴記者,從醫學原則上來講,一旦考慮卵巢囊腫蒂扭轉,特別對于年輕患者,應盡快剖腹或腹腔鏡手術探查。對于扭轉部位松散或是組織壞死不明顯者可先行扭轉囊腫復位,若血供恢復良好可選擇保留該側正常卵巢組織的手術方式。而對于伴發組織缺血壞死者,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將扭轉囊腫復位,而應直接自蒂部給予切除。這意味著,眼前這個女孩將來做媽媽的權利將在14歲提前劃上休止符。雙側卵巢全部切除不僅扼殺了她以后做母親的權利,也將使她以后的生長發育及婚姻家庭生活等受到極大的影響。如何選擇進一步手術方式,徐梅在手術中再次和患者母親做了充分的溝通。詳細告知女孩的病情及不同處理方式的利弊及遠期影響。
“醫生,您一定要救救這個孩子,沒了卵巢,我的孩子這輩子就完了。”母親聽聞后百般懇求。徐梅說:“作為醫生,良知也驅使我嘗試打破原則,盡可能地維持這個女孩將來做母親的權利。當然這也意味著,我和這個女孩都將承擔一定的醫學風險。因為卵巢囊腫蒂扭轉導致組織缺血、淤血及血栓的形成,通過松解扭轉的蒂部,有可能會出現血栓脫落并發心腦栓塞的發生,術后盡管通過加強監護,及時發現病情并按照應急預案給予救治,但仍有危及患者生命的風險……”
好在,經過與家長的反復溝通,這位母親愿意和徐梅一起承擔這種可怕的風險,毅然決然地在手術知情書上簽了字。
“在手術過程中,我小心翼翼地將扭結在一起的雙側卵巢都逐步松開,靜觀數分鐘,紫黑色扭轉組織并未見顏色有什么改變,這也進一步證實扭轉囊腫部分已經發生了組織壞死。接下來先剝除雙側卵巢囊腫送快速病理,提示為卵巢單純囊腫伴有出血壞死。若保留明顯壞死的組織可能導致術后的發熱甚至感染,必須將明顯壞死的卵巢組織小心給予剝除,盡可能使血供豐富的相對正常的卵巢組織及完整的輸卵管予以保留。”
手術結束后,因為孩子的情況特殊,每次交接班徐梅都會反復叮囑值班醫生和護士多留意這個孩子。這個女孩術后第一天就出現了術后吸收熱(最高38℃),連續2-3天好轉。5天后,女孩拆線出院。術后電話回訪過程中,徐梅了解到,一個月后,這個女孩的例假正常到來,3個月后,這個女孩來院復查,得知她已經正常來例假2次,而且復查盆腔彩超提示子宮及雙側附件未見異常。這意味著這個女孩已經完全恢復了卵巢功能。看到這個結局,女孩母親喜極而泣,對徐梅萬分感激。此時的徐梅也是百感交集,一顆懸著的心也徹底放了下來。
以百分之百的努力 去解除患者的病痛
“醫學原則是由很多前輩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逐步確立的,但不是絕對不可以變通的。有些風險是可以嘗試的。事實上,某些疾病給醫生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醫學的進步。”徐梅表示,我很慶幸,我嘗試了,我成功了。最重要的是,這個14歲女孩一輩子的幸福保住了。”
事實上,除了這對母女對徐梅印象深刻外,“親切、百問不厭,技術精湛”是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徐梅博士留給患者們的整體印象,也正是這種和藹可親的“醫者仁心”讓她贏得了患者的口碑,不少外地患者都慕名而來。就在記者采訪的短短半個多小時內,已有數名患者奔著徐梅主任前來就診。—徐梅,我是特意找您看病的。”“我同事是您給看的病,效果很好,她特意向我推薦了您。”......患者的充分信任讓她被認同的同時,徐梅也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徐梅告訴記者,在她眼中,患者沒有親疏之分,她們都是平等的。既然來醫院就診,就說明她們信任這家醫院。作為這里的醫生就應該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解除這些患者的病痛,這是職責,也是義務。有人說,醫患關系難以處理,她倒是覺得,醫生和患者之間只要做好溝通就很容易相處。
此時,徐梅的手機又響了,這是記者采訪中她第n次接到患者打來的咨詢電話。徐梅不好意思地朝記者笑了笑。她告訴記者,作為醫生,她的手機號是公開的,基本上每一位出院的病人都有她的電話號碼,而她的手機也按照規定24小時處于開機狀態。
“電話很多,有時候是半夜,剛剛入睡,電話鈴聲就響了;有時候凌晨3、4點鐘,也有患者打來電話。”徐梅表示,“患者畢竟不是醫生,一旦身體不舒服,她們就會特別的害怕,因此她們有時會不分白天黑夜打電話,這我能理解。有的患者一下子理解不了她說的話,她只能反復解釋,解釋近半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而此時她已經睡意全無。”
軍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徐梅今天的成功同樣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徐梅告訴記者,24小時、36小時連軸轉是常有的事,更別提晚上晚回家了。一次,多天在醫院沒能回家的她剛一進家門,看到丈夫拿著戶口本開玩笑說,“這是你的戶口本,你把戶口遷醫院去吧。”若是某天晚上7點前進家門,兒子就會開玩笑地說,“老媽,你怎么下班這么早,今天早晨的太陽從西邊出來的?”“真的要感謝我的兒子,感謝我的丈夫,正是他們無怨無悔地付出,才使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一心一意地為我的病人進行診治。”徐梅表示。
醫生太忙了,身體能吃得消嗎?對此,徐梅告訴記者,如果當天坐門診,一天的接待量大約為70人次,口干舌燥是常有的事。下午門診結束后,她還要到病房了解新人院病人的情況,同時還要將第二天手術病人的情況摸排一遍,這樣下來,晚上七點前一般是不可能走出醫院大門的。如果手術排的滿,一天都可能要站在手術臺旁。她甚至還一天完成過12臺手術,這一站就是近20個小時,吃冷飯已成家常,為此,她還患上了嚴重的胃病。
“為什么選擇做婦產醫生呢?”面對記者的提問,徐梅回憶說,“當初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正巧鄰居的一位大姐在自己家里生產,請接生婆接生孩子,當時由于出現了難產、大出血,不僅孩子沒保住,連大人一條鮮活的生命也搭了進去……這也許是我填報婦產系的主要原因吧。”
1992年,徐梅從揚州醫學院婦產系畢業,正式成為一名醫生。然而,她并沒有停止求學進取的腳步,2005年,獲得徐州醫學院(婦科)腫瘤學碩士學位,2015年,又取得了蘇州大學(婦科)腫瘤學博士學位。如今的她,在徐州及周邊地區,婦科腫瘤的治療及微創手術方面已經小有名氣。她說,醫學無止境,而她的探索只能算是剛剛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她會一直走在這條路上。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