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橈骨骨折經治療后,不能因為怕疼就不練,徐州市中心醫院康復科手功能康復治療師張秀芳:及時、科學的康復訓練很重要。
骨折治療以后,要不要訓練?什么時候訓練?這個問題很重要。
以橈骨骨折為例,如果治療后不及時進行康復鍛煉,往往會導致關節僵直,影響后期肢體功能。
市中心醫院康復科手功能康復治療師張秀芳提示說,骨折治療后,有人會因為怕疼而不進行康復訓練,這樣往往會極大地影響后期的生活質量。及時、科學的康復訓練,應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骨折治療后為什么不訓練,她說怕疼
3個月前,劉女士不慎摔倒,致左前臂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急送當地醫院就診,查X線片示:左橈骨遠段粉碎性骨折。
在醫院,劉女士接受了“橈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出院以后,劉女士因為特別怕疼,而且總擔心骨折時斷裂的地方會因為運動而移位。所以,在出院以后的三個月內,劉女士的整個左上肢幾乎沒有運動過。
三個月不動左臂,導致的后果很嚴重。劉女士左肩、肘、腕、手關節活動受限,肌肉萎縮,肌力差,伴左肩關節、肘關節及左手疼痛。
為了改善左上肢及手部功能,劉女士來到徐州市中心醫院康復科進行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進行四周,她可以完成日常活動
針對劉女士的病情,徐州市中心醫院手功能康復治療室的醫生對她上肢及手進行了詳細的功能評估。
徐州市中心醫院手功能康復治療室主管治療師張秀芳根據評估結果,給劉女士制定了詳細的康復治療方案。
這些方案包括:
1、運動治療。進行受限關節的關節松動術,肌力訓練等:①關節松動技術;②維持和改善關節活動范圍訓練;③肌力訓練;
2、物理因子療法。①消除腫脹:可選用冰療法、壓力療法、超短波療法及電磁波治療等;②緩解疼痛:可選用干擾電療法、調制中頻電療法、微波療法及超聲波療法等;③改善肌肉萎縮:可選用低頻脈沖電療法及干擾電療法;
3、作業治療。作業治療是針對傷手的功能障礙,從日常生活活動、手工操作勞動和文體活動中選出一些有助于恢復傷手功能和技能的作業,讓患者參與“適應性活動”并按指定的要求進行訓練,循序漸進的最大限度地恢復傷手的功能。①手部抓握作業:可選用編織、包裝、木工及園藝等作業幫助患者練習手部各種方式的抓握動作。②日常生活活動作業:可選穿脫衣服、鞋襪、拿杯子、端碗、捏筷子、切割食品、烹飪及整理房間等訓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手的靈活性及協調性。
通過四周系統的治療之后,劉女士的上肢手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動。對此,劉女士及家人都很欣慰。
張秀芳提示說,橈骨遠端骨折整復后因防止斷端移位至少需要小夾板固定,或石膏固定3~4周,嚴重者需要更長的固定時間。如果患者因為疼痛和害怕斷端移位的心理以及運動量的不可控制性,從而使得上肢其他未受累關節(肩關節、肘關節、手指關節)主動運動的活動減少甚至于完全不運動,時間久了,會導致肩、肘關節及手指各關節發生僵直,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橈骨遠端骨折:老年人上肢最常見的骨折
張秀芳介紹說,橈骨遠端骨折是指距橈骨遠端關節而2~3cm的松質骨骨折,是老年人上肢最常見的骨折,占骨科急診病人的1/6左右,女性多于男性。橈骨遠端關節而向掌側傾斜10°~15°,稱掌傾角;向尺側傾斜20°~25°,稱尺偏角。一年四季均發病,以冬季為多見。間接暴力和老年性骨質疏松是導致本病多發的主要因素。其中,伸直型橈骨下端骨折(Colles骨折)占全身骨折的第4位,腕部損傷的1/2以上。骨折多為粉碎型,關節面可被破壞。
據介紹,如果發生了無移位的柯萊斯骨折,中立位石膏托固定4周。有移位者,絕大多數均采用閉合復位及外固定治療。
1、麻醉。復位時多采用局部血腫內麻醉,簡單易行但應注意無菌操作,一旦感染,則通達骨折端,可引起嚴重后果。臂叢麻醉肌肉放松效果理想,對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以及行外固定架治療時更為適用。
2、復位方法。病人臥位或坐位,肘關節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術者兩手緊握傷手,兩拇指置于遠折段背側,其余手指握傷腕掌側及手。助手與術者行2~3min牽引,將短縮及嵌入的骨折牽開,術者雙拇指緊壓橈骨遠端背側,迅速掌屈,并同時尺偏,骨折即可復位。
3、固定方法。用短臂前后石膏托固定,保持腕關節旋前、掌屈及輕度尺偏位兩周。兩周后更換石膏再固定腕關節于中立位兩周,即可進行功能鍛煉。對不穩定粉碎性或開放性骨折,Frykman分類的Ⅴ、Ⅵ、Ⅶ及Ⅷ型骨折,向背側成角25°以上,橈骨短縮大于10mm者,顯著粉碎的關節內骨折,應采用外固定架治療,可以避免再移位和便于局部傷口的處理,有利于手指的功能活動。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