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今年進入冬季流感有高發趨勢,門診感冒患者明顯增多。針對流感,中醫藥在防治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發病率高,容易引起暴發流行或大流行。其主要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進行傳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也可以傳播。典型的臨床特點是急起高熱、顯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噴嚏等上呼吸卡他癥狀相對較輕。秋冬季節高發。本病具有自限性,與患者體質、環境有一定的關系,在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容易并發肺炎等嚴重并發癥而導致死亡。
中醫學將流感歸入“時行感冒”、“風溫”等范疇。中醫辨感冒是一種以中醫的醫學觀點來辨別感冒的方法,中醫認為,當人的體質虛弱,生活失調,衛氣不固,外邪乘虛侵入時就會引起感冒,輕者出現乏力、流涕、咳嗽等癥狀,稱為“傷風”;重者會發燒。中醫把感冒歸為外感(外邪)疾病,其中包括現代醫學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明代醫家吳鞠通在著作《溫疫論》中稱病原體為“戾氣”,并認識到“戾氣”具有傳染性,與現代醫學所說的流感病毒相類似。
目前流感的主要治療藥物為抗病毒藥物,包括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而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扶助正氣的功效,具有抑制病毒復制、調節免疫功能、及抗菌消炎等藥理作用,而且不良反應小,在防治流感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廣闊的應用范圍。中醫認為感冒病毒屬陽邪,易感于內熱和體內痰火之人,病后易傷津耗液,發生變癥。容易導致高燒、肺炎,甚至呼吸衰竭、多種器官衰竭等急重癥。
中醫辯病辯證運用中醫藥,防止病情傳變。早期溫邪在表,邪襲肺衛,肺氣失宣,治宜輕清宣透、清熱解毒、利咽止咳,勿用滋膩藥物。重癥邪入營血、熱陷心包,治宜涼血解毒、清心開竅。兼濕者,宜芳香化濕。因溫邪易于傷津,故應始終顧護津液。
徐州市中醫院自制制劑:清解湯,肺炎合劑,潤肺止咳合劑,抗敏平喘合劑在流感的治療中有滿意的療效,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結合癥情,四診合參,合理選擇用藥,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