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氣溫持續走高,令一些老年人及患有心腦血管基礎病的人群明顯感到不適,中風發作的不在少數。徐州市中醫院針灸腦病科主任孫菊光提醒說,慢病患者及老年人的高溫適應性比較差,休息不好或情緒激動都會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針對中風及頭痛問題,可采用穴位貼敷治療來達到療補兼顧的目的。
中老年人及慢病群體 應警惕中風發生
6月24日,張奶奶(化名)起床后發現肢體乏力不適,也沒太在意,不料半個多小時后,左手、左腳竟都不能動彈了,講話也含糊不清。家屬趕緊將其送到市中醫院針灸腦病科,被確診為左側頸內動脈末端閉塞。經靜脈溶栓等治療,張奶奶轉危為安。目前,老人家恢復良好,正在進一步康復中。
市中醫院針灸腦病科主任孫菊光指出,夏季高溫,人體適應性差,中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慢性疾病的人尤須警惕。
“中風是傳統中醫學的一個概念,因其起病急驟、癥見多端、病情變化迅速,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相似,故名中風;在西醫學上也被稱之為腦卒中或急性腦血管疾病,是指由急性腦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所致的神經功能缺損綜合征。”孫菊光介紹,中國醫學將中風列為“風、癆、臌、膈”四大疑難病之首,存在著明顯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現象。根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腦中風病人達200萬,每年中風病人死亡120萬。現幸存中風病人中,致殘率高達75%。
“腦中風給人類健康和生命造成極大威脅,因此,充分認識腦中風的嚴重性,提高腦中風的治療與預防水平、降低腦中風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是當務之急。”孫菊光如是說。
頭痛、眩暈、肢體麻木 為中風前兆
從中醫上講,中風其病位在腦,與心、腎、肝、脾密切相關。由于患者臟腑功能失調,氣血素虛或痰濁、瘀血內生,加之勞倦內傷、憂思惱怒、飲酒飽食、用力過度、氣候驟變等誘因,而致瘀血阻滯、痰熱內蘊,或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脈外,引起昏仆不遂,而發為中風。
據了解,中風急性期,病人多患肢松懈癱軟、半身不遂,少數為肢體強痙拘急。后遺癥期,多遺有患肢強痙攣縮,尤以手指關節僵硬、屈伸不利最為嚴重。此外,口舌歪斜多與半身不遂共見。輕者,表現為言語遲緩不利,吐字不清,患者自覺舌體發僵;重者,則不能言語。
孫菊光表示,中風發病前常有先兆癥狀,像是頭痛、眩暈、耳鳴,突然出現一過性言語不利或肢體麻木,視物昏花,甚則暈厥,一日內發作數次,或幾日內多次復發。要警惕以上中風發作的報警信號,一旦識別,及時撥打120并將患者送往有溶栓取栓能力的正規醫院。
三伏貼可溫通經絡、調和陰陽
近年來對中風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較為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治療方法多樣化,療效也有了較大提高,其中,中西醫結合有著獨特優勢。
孫菊光稱,中風病以陰陽逆亂,氣血失調為主要病機,冬春兩季多發。中醫有內風、外風之別。外風者以內虛邪中為主。三伏貼以養陽扶正,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內風者以肝腎陰虛為主本,風火痰氣瘀為表,三伏貼刺激肝脾腎,補氣生血,滋補肝腎,溫通經絡,調和陰陽。
她指出,三伏貼主要通過三個作用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一是穴位作用:敷貼療法刺激體表穴位,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調理陰陽,改善氣血運行,對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產生良好的、溫和的治療和調整作用,使陰陽調和,真氣內存。二是藥效作用:藥物直接敷貼于體表穴位上,藥性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過經絡的貫通運行,調理臟腑經絡,發揮藥物“歸經”和功能效應,從而發揮最大的全身藥理效應。三是綜合作用:敷貼療法是傳統針灸療法和藥物療法的有機結合,其實質是一種融經絡、穴位、藥物于一體的復合性治療方法,既有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藥物本身的作用,幾種治療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共同發揮整體作用。
治療頭痛須分內外虛實 通絡止痛可嘗試膏方
據介紹,三伏貼為中藥外治法之一,以“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為指導,順應人體營養調和的優勢,改變疾病發生的條件,促進陰陽進一步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根據針灸腦病科的科室疾病的規律,三伏貼主要針對中風、頭痛、頸肩腰腿疼、脾胃疾病、婦科疾病、眩暈、失眠等。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內服中藥或者外用敷貼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自身提高免疫力,到達預防和調理疾病的目的。”孫菊光說,在三伏天,人們的肺臟氣血通暢,藥物容易深達臟腑,是治療、調整肺臟疾患的最佳時機。此時進行貼敷治療最能刺激穴位,使藥物更好地循經導入。
今年數伏的時間將于7月12日開始,徐州市中醫院穴貼時間為:初伏時間為7月12日——13日,中伏時間為7月22日——23日,閏中伏時間為8月1日——2日,末伏時間為8月11日——12日。需要提醒的是,“冬病夏治”包含了中醫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建議在正規醫院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個體的體質和病證的具體表現辨證施用。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