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看病就醫:“想開口說話,但卻牙關咬緊,無法張口。”“肢體僵硬,走路不穩,邁步竟然摔倒在地上。”
“從醫17年以來,這種病例只遇到了3例。”徐礦總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韓大賀說。這位患者劉先生到底怎么了?
無法開口、無法行走,咋回事?
劉先生,六十來歲,因頭暈、乏力已經在本地醫院就診過,但并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加重。于是又到徐礦總醫院就診,沒想到,剛到醫院門口,劉先生便腳步不穩、肢體僵硬,摔倒在地上。
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龔愛平接診了劉先生。此時,劉先生還出現了口齒不清的情況,他想開口說話,但卻無法張口了。
龔愛平主任立即敏銳的意識到,劉先生很可能是破傷風!
據了解,幾天前,劉先生在家里干農活的時候,一根木棒扎進了右側手掌,由于傷口小且出血不多,疼痛也很快緩解,劉先生就沒有去醫院就診處理傷口。
龔愛平主任查看了患者右手大魚際肌處的傷口,此時已經結痂。經磁共振檢查排查顱內梗死、出血等可能性后,破傷風這一診斷很快被證實。
破傷風是由經皮膚或黏膜侵入人體的破傷風梭菌分泌的神經毒素引起,其臨床特征是肌肉痙攣,隨著病情進展,輕微的刺激也有可能誘發全身強直性發作,從而導致各種并發癥,甚至引起死亡,是一種特異性感染。
“罪魁禍首”竟是一根“小木刺”
龔主任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患者必須盡早醫療干預。于是,劉先生被轉進ICU,被安排在隔離病房,立即接受了纖維氣管鏡引導下經鼻氣管插管;鎮靜;抗毒素藥物治療;手外科醫師給患者做了手部清創,在傷口內發現了“罪魁禍首”:1個長約1厘米的小木刺。
此時,劉先生已經出現了全身的肌肉痙攣,氣管插管還是通過纖維氣管鏡完成的。醫生說,如果再晚一點,氣管插管這個操作很可能無法順利完成。
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韓大賀主任介紹說,劉先生的病情進展迅速,如不盡早醫療干預,患者可能因為持續的呼吸肌和膈肌痙攣,可造成呼吸停止;還有可能出現心血管系統并發癥,包括血壓不穩定、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出汗等,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提早進行氣管插管、保證呼吸;充分鎮靜減輕痙攣、防止并發癥;清創和抗毒素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輕微的光線刺激或者聲音刺激也會引起破傷風患者全身強直性發作。
為了減少此類刺激,ICU的醫護人員為劉先生安排了隔離房間,并且在他的床旁搭起了簾子,房間內也不開燈。
治療一個月后,終于平安回家
經過醫護人員規范、細致的治療,一周以后,劉先生的肌肉痙攣癥狀終于開始緩解,鎮靜劑劑量開始逐步下調,劉先生度過了最艱難的危險期。十天以后,劉先生轉院回到家鄉醫院,繼續在ICU接受后續治療。在當地醫院的ICU繼續接受治療二十余天以后,劉先生順利出院。韓大賀主任說,他們電話回訪后,獲悉劉先生現在恢復得不錯。
“這是我從醫多年以來,遇到的第3例破傷風病例,還是很罕見的。全身型破傷風肌肉痙攣持續時間一般為3~4周,需要生長出新的軸突神經末梢后才得以恢復,完全恢復大約需要月余”,韓大賀主任提示說,破傷風是可以預防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此外,破傷風梭菌是厭氧菌,其生長繁殖必須有缺氧的環境。因此,創傷后早期徹底清創,尤其是深處傷口的規范處理,是預防破傷風發生的重要措施。(文中患者為化名) 文/周愛田 通訊員 李長鑫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