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通訊員:李長鑫) 2月1日凌晨,徐州下起鵝毛大雪,全市多家醫院骨科收治患者明顯增長,其中以小孩、老人、女性和騎車的居多。

據不完全統計,雨雪天氣摔倒后最易骨折的部位就是手足各關節,以及脊柱,具體情況一起來看看。
雪后骨折門診患者增多
上午11點左右,徐礦總醫院急診大廳內,一名青年男子手扶著腰,在朋友的攙扶下慢慢走進CT室。骨科診室外,還有一名穿校服的學生在家長陪伴下吊著胳膊等待就診。
63歲的趙女士因路面濕滑意外摔倒,當即手腕疼痛、難以活動,隨即在其家屬的陪同下來到徐礦總醫院急診,醫生診斷其為橈骨遠端骨折,但骨折情況比較輕,就醫及時,采用石膏外固定和手法牽引復位治療即可恢復。
58歲的李先生騎車時未留神,在冰雪路面摔倒,發生了程度較重的橈骨遠端骨折不得不住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截至2月1日下午3點,徐礦總醫院急診收治13位雪天滑倒的患者,6位因為骨折轉至骨科病房,其中3位橈骨遠端骨折,1位胸椎骨折,1位腰椎骨折,1位腳踝骨折。還有1位老人摔到頭部引發腦溢血。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占一半以上
徐礦總醫院骨科運動醫學科主任佟磊解釋說:“因為大部分年輕人在摔倒后的第一反應是用手撐地,力量經腕部傳遞至前臂,從而導致‘橈骨遠端骨折’。這一類骨折患者一般占雪后骨折患者的一半以上。
骨折后患者往往感到腕部及前臂腫脹和疼痛,嚴重骨折局部會發生畸形。老年人滑倒時多數情況下會一屁股蹲坐在地上,這時候則有可能出現胸椎、腰椎骨折。老年人本身就有些骨質疏松,一旦椎體受到垂直的力就會瞬間壓縮,出現骨折。”
多年臨床經驗來看,雪后小孩兒喜歡在雪地里玩打雪仗,因奔跑過快而滑倒后出現不同程度摔傷。其次就是老人,老年人骨質變得疏松,稍有不慎即可能摔成骨折。
此外還有穿高跟鞋的年輕女性在雪地上行走,鞋底極易打滑而摔倒。而騎車的人因為冰雪天氣路面光滑,自行車和摩托車容易打滑摔倒,從而遭遇意外事故。
醫生提醒
佟磊醫生特別提醒,冰雪路面要注意行步緩慢,不慎摔倒切不可急于起身,應先檢查自身是否有骨折、疼痛癥狀。
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要警惕髖部骨折。佟磊建議雨雪低溫冰凍天氣行走時,出門的時候準備好一雙棉手套,可以有效防止滑倒的時候手部過度用力導致受傷。行走過程中,建議盡量重心前移且放低,稍微彎背,這樣行走更安全一些,并且即使摔倒,后果也會輕一些;在下雪結冰的道路上行走,盡量穿防滑的膠鞋,不穿平底、沒有花紋的鞋。
佟磊特別強調:從臨床上看,有部分患者摔傷后,疼痛感覺并不明顯,就以為自己沒有骨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摔傷后,是否出現疼痛不能作為衡量傷情的唯一標準,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 雪天路滑,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 如確需外出,應選擇防滑鞋;老年人出門時可攜帶手杖來加強自身支撐。最好學習網上指導呆萌企鵝,采用“企鵝步”走路,口訣如下:
膝關節微微彎曲,平腳外八字;
步幅短,步寬與肩長;重點低靠前,手臂伸兩側。
△ 如不慎出現摔跤,摔倒后應先檢查自己的四肢和關節情況:當發生骨折時,不可亂揉亂動,應立即進行傷肢的制動,像前面提到的“橈骨遠端骨折”,便可先用圍巾、書本等物品,先固定好骨折部位,并立即前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若是髖部、腰部等部位發生骨折,一定要以平躺位就醫;不可隨意搬動情況嚴重的患者,應立即撥打“120”,等待醫生到來進行專業處理。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