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院/婦科疾病診療:據美國泌尿學會的統計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女性都面臨著尿失禁的困擾。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處于慢性疾病的前10位,并高于糖尿病的發病率。
60多歲的吳阿姨退休前對人熱情,喜歡運動,平時跟街坊都是又說有笑的。自從退休后,她整個人就變了,變得很郁郁寡歡、壓抑沮喪,散步也少了。起初兒女們還以為老人是退休后生活規律一時調整不過來,患了“退休綜合癥”。沒想到一年過去了,吳阿姨還是那樣。再三追問下才知道,她有尿失禁的現象,一咳嗽就容易漏尿。
為什么會發生尿失禁?
盆底肌肉松弛無力,中老年女性是高發人群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專家薛華主任表示, 在每個人體內都有一道控制小便的“閥門”。當女性的盆腔韌帶、肌群組織受損或萎縮都可以造成“閥門”對尿道的控制力減弱,尿液容易不自主排出。女性生育之后、進入絕經期后或體重上升后都易患上此類疾病。近半數60歲以上中老年女性患有尿失禁的癥狀,而且多半是“壓力性尿失禁”。即:遇上腹腔壓力突然增大的姿勢,比如大笑、打噴嚏、加速疾走、提重物,就會不由自主地“漏尿”。
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由于漏尿,會引起會陰部及下腹部皮膚感染,甚至潰爛或引起泌尿系統感染、膀胱結石等,嚴重者會影響雙側腎臟功能。許多老人自身對泌尿健康羞于啟齒,而子女又缺乏與老人主動溝通,導致疾病一拖再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尿失禁怎么治療?
治療不復雜,有三種方法
據介紹,壓力性尿失禁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度:I度:咳嗽、大笑、打噴嚏、用力、劇烈活動時發生尿失禁。II度:站立、行走、屏氣等輕微用力時或由坐位站起時即可發生尿失禁。III度:尿失禁與活動無關,臥位時即可發生尿失禁,即尿失禁隨時隨地均可發生。
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并不復雜,主要包括加強盆底肌肉的鍛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3種。吳阿姨患病一年多,屬于晚治療者,可以采用微創方法治療壓力性尿失禁--TOT手術,也稱經閉孔尿道懸吊術,手術從經閉孔內置入生物合成的懸吊帶,通過懸吊帶將尿道懸吊起來。
尿失禁能預防嗎?
從懷孕開始預防尿失禁
尿失禁并不是生育或年齡老化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結果,在早期是可以預防的。
第一,女性在懷孕時要避免自身體重以及體內胎兒的體重增長過快,否則會增加盆底組織的負擔。
第二,女性孕期要定期進行產檢,在懷孕的各個階段盡量把胎兒的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千萬不要只顧著吃而不運動。
第三,產后盡早進行盆底肌肉的鍛煉,可以預防尿失禁的發生。而盆底肌肉功能鍛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寢平臥后,各做45至100次緊縮肛門和上提肛門活動,不僅可以預防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對輕癥患者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第四,圍絕經時期應治療慢性支氣管和便秘等腹壓增加疾病,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平時不要憋尿,還要注意減肥,飲食要清淡,多吃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
專家提醒女性,一旦有出現尿失禁的癥狀時千萬不要羞于救治,要及時求醫治療。
徐州婦幼保健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