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導醫紀實:2021年8月11日,賈汪區吳先生咨詢:我家孩子3歲半,最近幾天一直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可是貼了退熱貼、吃了感冒顆粒也沒見好轉。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皰疹性咽峽炎”。請問:什么是“皰疹性咽峽炎”?
在線回復:徐州市腫瘤醫院北院區兒科主任戈平解答。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征的急性傳染病,以糞口傳播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一般多發于4歲以下的兒童,癥狀多表現為咽部紅腫、疼痛,咽頰部及口腔黏膜出現小皰疹。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一般潛伏期為2-7天,病程持續5-7天。
如何區分皰疹性咽峽炎與普通感冒?戈平主任介紹,皰疹性咽峽炎的初期癥狀與感冒極其相似,因此也常被誤以為是感冒而延誤治療。如果寶寶持續高燒,發燒后出現厭食、哭鬧不止、流口水的現象,或者一些大齡兒童說咽喉痛的時候,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了。家長們要留意觀察寶寶的口腔咽部變化,看看是否有皰疹,一旦懷疑是皰疹性咽峽炎時,最好能帶寶寶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切不可當成普通感冒發燒而繼續自行用藥。
戈平主任說,皰疹性咽峽炎的發病癥狀跟大家熟悉的手足口病很像。起病急,發高熱。不過,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手足口病跟它有些不同,大部分的手足口病人先是從嘴巴、手開始,然后慢慢地在手心或者是腳心,甚至屁股上出現疹子。
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一般1-2周可自愈,而手足口病病情較輕者1~2周也可自愈,病情較重者會有腦炎、肺炎、肺出血等并發癥。因此,發生皰疹性咽峽炎之后家長要注意觀察患兒手腳、臀部等部位是否出現皰疹,以防發展成手足口病。
推薦:徐州市腫瘤醫院北院區兒科主任醫師 戈平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