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導醫紀實:翟女士咨詢:我今年29歲,正在備孕想生個寶寶。再此期間,我了解到懷孕之后要做“唐篩”,甚至有的孕婦還要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對此知識還想好好了解一下。請問:如何避免生育唐氏兒?哪些孕婦需要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
徐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副主任翟敬芳介紹,“唐氏兒”即為唐氏綜合征,又稱為21-三體綜合征/先天愚型(唐氏兒),它是最常見的一種人類染色體病,也是最常見的智力低下的原因。在活產新生兒中的發生率約為1/800-1/600,該病與母親的妊娠年齡有密切關系,25歲以下的母親生產該類患兒的機會是1/2 000,35歲時為1/350,大于44歲時為1/44。要避免生育唐氏兒,要做好以下措施:
1、唐氏篩查
孕中期(15周-20+6周)檢測母體血清中甲胎蛋白和游離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濃度,并結合孕婦其它資料(包括孕周、體重、年齡、NT等),計算出唐氏兒的危險系數的檢測方法。
2、NT篩查
孕早期(11周-13+6周)對胎兒頸項皮膚透明層厚度(NT)、靜脈導管血流(DV)、鼻骨(NB)等超聲指標進行的超聲篩查,NT增厚越明顯,胎兒異常可能性就越高。
3、無創DNA檢測
無創DNA檢測通過抽血采集孕婦外周血提取胎兒游離DNA,采用測序技術,檢測胎兒的染色體異常情況。采血時不需要空腹,孕12周即可進行,最佳時間為孕12周至22+6周。
為進一步減輕孕檢費用負擔,提升人口出生質量,推進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2025年1月1日起,江蘇率先開展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集采結果已落地執行,并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實現“既降價又報銷”,不僅為廣大孕媽分擔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為每個家庭的未來健康提供了保障。
4、產前診斷
介入性產前診斷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染色體病的手段,是在超聲引導下經孕婦腹部進行胎兒相關樣本(絨毛、羊水和臍血)的提取,然后進行細胞培養、分子遺傳學或生化檢查。因屬有創檢查,往往只在有介入性產前診斷指征、醫生評估后才會考慮使用。
徐州市中心醫院產前診斷中心可進行孕早期經腹絨毛穿刺、羊膜腔穿刺和臍靜脈穿刺術。
符合下面指征的孕婦可能需要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
(1)預產期年齡大于35周歲的孕婦;
(2)血清學篩查和/或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高風險的孕婦;
(3)夫婦一方為染色體異常攜帶者的孕婦;
(4)曾妊娠或生育過染色體病患兒的孕婦;
(5)胎兒患有單基因遺傳病風險的孕婦;
(6)產前檢查懷疑胎兒有染色體異常風險的孕婦;
(7)醫師認為存在有必要進行產前診斷其他情況的孕婦。
建議孕婦參加產前篩查,有高危因素的孕婦在有資質的產前診斷中心接受產前診斷,以減少唐氏兒及其他遺傳病患兒的出生。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