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傳染病醫院:致病性鉤體為本病的病原。鉤體呈細長絲狀,圓柱形,螺旋盤繞細致,有12~18個螺旋,規則而緊密,狀如未拉開彈簧表帶樣。鉤體的一端或兩端彎曲成鉤狀,使菌體呈C或S字形。菌體長度不等,一般為4~20μm,平均6~10μm,直徑平均為0.1~0.2μm。鉤體運動活潑,沿長軸旋轉運動,菌體中央部分較僵直,兩端柔軟,有較強的穿透力。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楊友國介紹說,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由各種不同型別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屬自然疫源性疾病,鼠類和豬是兩大主要傳染源。臨床特點為起病急驟,早期有高熱,全身酸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等鉤體毒血癥狀;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彌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貧血,黃疸,全身出血傾向、腎炎、腦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損害表現;晚期多數病例恢復,少數病例可出現后發熱,眼葡萄膜炎以及腦動脈閉塞性炎癥等多與感染后的變態反應有關的后發癥。肺彌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貧血等與肝、腎衰竭為常見致死原因。\
對鉤體病各型均應特別強調“三早、一就地”,也就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并不宜長途轉送患者而就地治療。
1、一般治療
強調早期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飲食,保持體液與電解質的平衡,如體溫過高,應反復進行物理降溫至38℃左右。在患者家中、門診或入院24小時內特別在6~24小時內密切觀察病情,警惕青霉素治療后的雅-赫反應與肺彌漫性出血的出現。患者尿應采用石灰、含氯石灰等消毒處理。
2、早期及鉤體血癥型的治療
(1)抗菌藥物治療。
(2)鎮靜藥物治療。
(3)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3、肺彌漫性出血型的治療
(1)抗菌藥物治療。
(2)鎮靜藥物治療。
(3)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4)輸液。
(5)強心藥物治療。
4、黃疸出血型的治療
對輕、中度患者,在抗菌療法的基礎上,適當對癥治療即可,對重癥患者,應加強下述療法。
(1)出血處理。
(2)精心護理。
(3)保護肝臟。
5、腎衰竭型的治療
對輕癥患者,在抗菌療法的基礎上,適當對癥治療,腎臟損害大多可自行恢復。對重癥患者,需進行透析治療,并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6、腦膜腦炎型的治療
7、后發癥的治療
后發熱、反應性腦膜炎等后發癥,一般僅采取對癥治療,短期即可緩解。必要時,可短期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則恢復更快。
(1)眼后發癥的治療。
(2)神經系統后發癥的治療。
徐州導醫電話: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