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頻道 馬紅欣報道 近日,腫瘤外科趙文星主任成功實施淮海地區首例經口腔置入釘砧頭(OrVil式)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患者恢復迅速、術后疼痛輕、無并發癥,已經順利出院。
該患者女性,43歲,因上腹部不適伴黑便5天入我院消化內科。入院上腹部CT及胃鏡等檢查提示胃體胃底交界處潰瘍、癌變,遂轉入腫瘤外科進行手術。經詳細制定手術方案,完善術前準備后,腫瘤外科為患者使用經口腔置入釘砧頭(Orvil式)的方法實施了腹腔鏡近端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快,由于切口極小,病人術后疼痛極輕,第2天即下床活動并拔除了胃管,術后第4天開始進食,目前已順利出院。術后病檢:胃低分化腺癌,部分見印戒細胞癌,上下切緣未見癌,共清除27枚淋巴結均未見癌轉移。
腹腔鏡下近端胃癌根治術操作難度大,主要難度在淋巴結的清掃和食道-胃吻合。近端胃癌根治術需要清掃胃大小彎、肝總動脈、脾門脾動脈、腹腔動脈干等重要血管周圍的淋巴結,要求術中解剖精細不能出血。術中腫瘤外科順利清掃了第一、第二站淋巴結27枚,并得到術后病理的證實。27枚淋巴結的清掃也標志著趙文星主任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技術的成熟。
食道-胃吻合是腹腔鏡胃癌手術的難點之一。由于腔鏡下縫合困難,食道在腹腔內較短,腹腔鏡下放置吻合器釘砧頭和縫合荷包固定非常困難,從而使食道-胃吻合困難重重,往往需要增加輔助切口來完成吻合。而增加輔助切口也消弱了腹腔鏡創傷小的優勢。但是經口由上而下自食管內置入釘砧頭則解決了上述的困難,從而避免了腹腔鏡下荷包縫合和放置釘砧頭的手術操作,避免了增加輔助切口而且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對病人的手術創傷;更重要的是由于應用OrVil可以切除比常規方式-荷包縫合更高位的食道,對于侵犯食道的賁門周圍腫瘤可以通過使用OrVil方法確保充分的手術切緣和安全的消化道吻合。另外,OrVil吻合都是在消化道密閉過程完成,減少了消化液外溢和腹腔內感染的機會。
與傳統開腹胃癌根治術相比,熟練掌握腹腔鏡技術的醫生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可以清掃得更干凈;同時,由于刀口小、對機體免疫影響也小、傷口感染減少,腸粘連發生率明顯減少、恢復快、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對術者手術技巧要求高,此例手術的成功完成,標志著我院腫瘤外科腹腔鏡技術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