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通訊員:李長鑫)快“搖人”!徐州這里發生緊急一幕……

第一次“搖人” 徐礦總醫院大咖都來了
13歲女孩小婧(化名)遭遇嚴重的車禍,被送到徐礦總醫院的時候處于昏迷的狀態。
徐礦總醫院脊柱外科劉加元主任醫師還記得接診小婧時的情形:“全身多發性骨折,送來時孩子已神志模糊,面色像一張白紙,呼吸困難,口唇蒼白,情況非常危急!頭面部及全身多處創傷。送入急診的時候小婧四肢有知覺,不久四肢便無應激性反射。”
全身骨折的情況如何?顱內有沒有損傷?神經是否受損?內臟有沒有受傷?急診科和脊柱外科進行簡單的判斷后,開始全院“搖人”。
幾分鐘后脊柱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胸外科、ICU等專家悉數到齊,討論對小婧的治療方案。從小婧受傷經過及表現看,考慮胸、腹部多臟器損傷伴大出血,出血量大,血壓不穩定,手術、麻醉的風險大,隨時有生命危險。擺在專家們面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小患者當前是否具備手術條件?如果當前不具備手術條件,什么時候可以手術?如果必須手術,先進行什么手術。如果患者的神經在車禍中受損,需要進行神經外科手術。但是如果沒有受損,優先選擇脊柱外科手術保住性命才是最優解。專家們考慮的不僅僅是把患者救活,而且要盡可能不影響以后的生活。
判斷患者神經是否不完全損傷成為關鍵所在。但是因為患者深度昏迷,無法通過常規刺激性反應檢查得出結論。徐礦總醫院黨委書記、骨科學科帶頭人王云清和各科室專家經過比對影像材料,深入分析作出結論:積極創造手術條件,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具備手術條件后立即進行脊柱手術。小婧做了胸椎骨折固定加椎管減壓手術后被送入ICU重癥監護病房。ICU主任每天將小婧的康復情況、用藥情況、生命體征發到工作群,各科室專家針對自己的領域提出診療意見。10天以后,奇跡出現了!小婧雖然還不能說話,但是對外界刺激有了反應,可以用手勢做簡單的數學題。半個月后,小婧的雙腳恢復知覺。這都說明此前專家們的判斷是正確的:小婧的神經沒有受到損傷,其脊柱的手術也非常成功。
第二次“搖人” 小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小婧蘇醒后隨即被轉入普通病房。一周后小婧病情出現不明原因高燒。臨床經驗告訴醫護人員,小婧可能不是一個單純的發燒那么簡單。
劉加元再次全院“搖人”。呼吸內科專家首先排除肺部感染的情況。泌尿外科專家得出腎結石診斷結論。車禍為何會導致腎結石?腎內科專家被“搖”來。
仔細分析了小患者近期用藥及護理情況。腎內科專家認為,小婧泌尿系統結石源于“代謝紊亂”,體內鈉離子排出過多,導致鈣鹽在腎臟沉積成為結石。經過對癥治療,小婧迅速退燒,轉危為安。

不久小婧出院,接受進一步康復治療不久回到校園。身體、智力未受到任何影響,小婧家人為徐礦總醫院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徐礦總醫院黨委書記、骨科學科帶頭人王云清告訴記者,對小婧的救治彰顯了醫院對急危重癥患者的綜合救治能力。“搶救急危重癥患者,從來不是‘單兵作戰’,患者能夠化險為夷,離不開醫院多學科的強大支持和精誠合作!這也體現了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優勢。”王云清說。
目前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急危重癥救治模式完善,建立了包括“院前急救、院內評估及急救處置、多學科聯合會診(MDT)、手術或ICU繼續治療”的一體化救治模式。各學科過硬的技術實力和默契的協同作戰,將更好地為搶救生命提供堅實的保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